而此時,碳纖維脊柱手術臺系統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了。
此刻,寧松沒有隱瞞太多,而是自揭其短道:“目前,這一設備還需要針對不同病人做出更多個性化的適配,許醫生若是有興趣的話,可能還有不少需要打磨的地方。”
唐安補充道:“本來這東西在咱璟瀾醫療試點的,不過嘛,其實能用上這臺設備的手術不太多。花了這么多錢的設備,放璟瀾醫療簡直是浪費了,還是給師兄你用更有價值!”
“……”
真是親女兒。
胳膊肘完全往外拐。
許秋本就打算進軍“脊柱內固定術”領域,正缺一個醫藥集團的支持。
事實上,這其實也是絕大部分頂尖科研者不得不做出的抉擇。
哪怕是常微罹也不能例外。
畢竟,到了一定的地位,能力達到某個層次后,所涉及的科研項目就已經遠超普通人的想象了。
至于科研花銷,更是天文數字。
僅僅靠省內,或者是大夏補貼的一點經費,壓根不夠用。
總不能自己往里貼錢?
因而,就只能找“投資”。
大部分時候,科研者都是和醫藥集團合作。
背靠資產雄厚的科研集團,才有可能拿到科研所需要的原材料、設備,乃至于相關的技術,以及最重要的……錢!
像許秋。
如果沒有寧氏集團,僅僅是一個“脊柱導航”,他跑斷腿可能都拿不到。
因而,許秋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只是……
寧氏集團越是坦誠,許秋也就不得不為寧氏集團考慮了。
思索片刻后,許秋道:“寧總應該知道我跟常微罹關系不太好吧?”
寧松一愣,旋即半開玩笑似的道:“何止是不太好。我了解的沒錯的話,他倒是不打算讓許醫生在骨科有任何活路。”
看來……寧氏集團知道詳情?
這種情況下,還愿意支持自己?
還不等許秋發問,寧松就再次開口了,道:“許醫生,這件事情雖然是唐安提出來,但這其實是寧氏集團共同的決定。老爺子那邊也點頭首肯了。”
其他人,或許會怕常微罹。
但寧氏集團還真沒有這個必要。
且不提寧氏本就是天都市的醫藥巨頭,放眼大夏都有不俗的地位。
還不至于被一個院士嚇得畏首畏尾。
更別說,如今寧氏集團各方面齊開花。
創始人寧景明百病皆消,身體越來越硬朗,可以說是活出了第二次生命。
與湯姆森正式達成合作,未來憑借國產自研的超級顯微設備,必然能夠在大夏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并且不可撼動。
當然……
后者可能要花費數十年。
得走過“核心技術進口”“半自研”“國產完全自研”這一條路,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國產自研。
但……
一上來,湯姆森就給出了0.3毫米的技術合作。
這約等于是一個王炸了!
畢竟,如今很多醫院,就連他們從國外進口的超級顯微設備,操作極限甚至都沒有達到0.3毫米,而湯姆森這邊直接送!
只能說是天肥開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