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特么,還是人!
此時,霍仲言有點害怕了。
真不是我逼許秋。
是許秋在逼我!
他看向鄧鐵。
卻發現,此時鄧鐵表情也又錯愕又無奈。
最后,鄧鐵點頭道:“既然許醫生想速戰速決,那我們也不要拖了后腿。”
說完,他又想到了什么,道:“下一個醫院是哪家來著,跟他們交代,晚上不準過來打擾,任何所謂的接風宴都不要有。”
如果讓院長知道許秋提前一夜就抵達,那可能會釋放出一些錯誤的信號。
畢竟,第二天的手術,前一晚就過來了……這在外人看來,就是告訴你當晚應該過來聯絡聯絡感情。
但,許秋卻不可能有這種想法。
只能說,已經被污染的風氣害了許秋。
鄧鐵改變不了太多,只能是防微杜漸了。
……
次日。
上午九點多,第三家醫院的教學手術就開始了。
而在許秋爭取市際轉運通道的時候,天都協和這邊,戴楠也在召開頸七互換術的成果總結大會。
這場會議的目的只有一個:匯總頸七互換術的所有優勢,層層上報,最后交由“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委組”進行評定!
而這,正是國家三大獎之一。
也是通往院士的必經之路。
戴楠如今與常微罹的國家重點項目失之交臂,想要再晉升院士,就得一步步往上爬了。
而這第一步,就是把三大獎都拿到手,給自己的履歷鍍最后一層金!
只要能在六十五歲之前拿到三大獎,那么,評選院士的成功率還是相當高的。
這場會議,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本來有許秋,他也該在場。
不過,此前戴楠詢問過許秋的意見,對方對這種場合沒什么興趣,所以也就沒摻和。
況且,許秋也不可能為了一個總結會,專門從臨海趕到天都市。
有這個工夫,許秋都能做三四家醫院的手術了。
會議上。
戴楠用四平八穩的語氣道:“這項成果,許秋醫生是核心人員之一,不過他事務太繁忙,具體的申報事宜,都由我主導。”
這個說明其實沒什么必要。
畢竟,戴楠在神經外科研究所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
她就算不開口,也沒人會提出什么反對意見。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主要注重技術創新、應用效果、社會經濟效益和行業推動等等,而這些都是頸七互換術的強項……”
此時,饒是戴楠臉上也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笑容。
頸七互換術的優勢實在是太大。
國際地位就不必說了。
連霉醫研究院、霍普金斯醫院都來搶,沃森這種頂尖術者都不要臉了。
可見其重要意義。
而創新點、應用效果、社會經濟效益等等。
也都顯而易見,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