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縮縮脖子,趕緊溜到了后面。
她本來就是過來湊熱鬧的,自然沒有準備她的位置。
因而只能跑到最后邊了。
等唐安落座,前邊的賴光圳等人也已經就位了,只等著考核開始。
而這時候,許秋也總算走上臺前,面對著眾人開口:“頸七互換術已經有《技術要點》,如何做、怎么練,都已經寫得足夠詳細。
“不過,想要明確自己對這臺術式掌握了幾成,還有哪些缺陷,以及存在何種薄弱點等等,這些都需要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幫忙查漏補缺。
“這一次的‘分層考核’,或許就能勉強達到一定的考察效果……”
許秋的發言越發簡短與干脆。
這本來是一次私底下的考核。
讓莫雷蒂、外院醫生觀摩,已經是極限了,他自然不可能再浪費時間在歡迎儀式上。
唯一重要的只有考核本身。
還不等眾人鼓掌,許秋背后的屏幕亮起,旋即上面出現了首輪考核的內容。
“基礎能力考察”。
“神經解剖盲評、顯微吻合精度測試……”
林林總總,一共有7項。
涉及到與頸七互換術有關的各種基礎,包括但不限于解剖結構解剖、功能解剖、顯微操作精度、神經剝離速度……
當然,每一個考核的細節內容,以及評分體系,就記在許秋的腦海中了,并沒有在ppt上展示出來。
臺下眾人此時已經看得有些呆了。
僅僅是基礎能力考察,就已經讓他們驚嘆于內容的豐富度和細致性。
這真的是許秋一人搞出來的評價體系?
就算說背后有一整個研究團隊,里頭最菜都是戴教授這種級別的人,他們都相信!
“很完善。”
此刻,聽完翻譯專屬的內容后,莫雷蒂眼睛發亮。
她此前就見識過許秋那堪稱完美的頸七互換術。
回去之后,亦反復研究。
因而對這臺手術的操作和細節,還是有些許了解的。
如今看到這些考察內容,她頓時就有種感覺,仿佛整臺頸七互換術都被肢解成一塊塊擺放在她的面前……
而同時,她內心也控制不住涌出了愕然的情緒。
之前只是看手術視頻、翻閱《技術要點》,她也能猜到頸七互換術之復雜。
然而如今看著這一條條考察條目,她才發現,這臺術式的繁瑣程度遠超自己的想象。
許秋那運斤成風的手術,背后付出的汗水與努力,或許旁人根本無法想象!
……
“準備吧,第一輪考核,先進行神經解剖盲評。”
許秋此時再度開口。
大禮堂瞬間寂靜。
而賴光圳、范鑫等人分別來到了考核臺前。
二十六張手術臺,分別給賴光圳等二十位進修醫生,以及申昆侖在內的五位臨醫本院醫生。
還有一個沈瑤。
不過她只會在后續的淋巴修復考核環節出面,所以此時這張桌子空了下來。
隨著眾人都來到自己的席位,考核也即將開始。
就等許秋公布詳細的要求。
此刻,見到這一幕,許多人內心都有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沒記錯的話,前段時間許秋還在骨科全國大賽掙扎……
怎么轉眼直接成出題人、考官、評委了?
而且,論起考生的質量而言,這“分層考核”可比骨科大賽要高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