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記、剝離、隨后在坐骨神經分叉處上方十毫米切斷神經。
隨后,用8-0prolene線行外膜-束膜聯合縫合。
依舊是八針法。
而且,由于家兔的坐骨神經比人的頸七神經還要稍微粗一些,許秋這次的八針法做的更快,四分鐘左右就已經完成。
等許秋完成第一階段的神經移植,此時其余人甚至才剛剛完成家兔坐骨神經的剝離。
見到這一幕,沈瑤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這……許秋,你做完了?”
她怔住了。
速度差距竟然這么恐怖嗎!
“要不要測測振幅恢復率?”
沈瑤好奇了。
她很想看看,許秋這快到眨個眼睛就錯過的操作,最終的振幅恢復率如何。
別是為了趕緊做完敷衍了事!
雖然心里認為許秋不是這種性格,但眼下的速度實在是令沈瑤難以相信!
聞言,許秋也沒有多說。
他將刺激電極置于吻合口近端,記錄電極插入腓腸肌運動點。
隨后,記錄下20ma強度刺激下的最大振幅。
而家兔的振幅標準值,應該是術前的12mv。
最終的計算公式也很簡單,術后振幅與基準值的比值,就是恢復率了。
很快,術后最大振幅測量出來了。
經過多次測量,最終取得平均值為11.6。
而最終的恢復率,達到了驚人的96.7%!
這一刻,即便是平日里幾乎沒有表情的沈瑤,也情不自禁地瞪大了眸子,小臉上滿是震撼。
百分之九十六!
這個數值,簡直可以用不可思議的來形容。
高到甚至讓沈瑤懷疑,許秋是不是壓根就沒有切斷神經!
“你繼續吧,做你的淋巴修復。”
許秋卻沒有久留。
完成這例堪稱完美的神經移植后,就回到了臺上。
沈瑤在短暫的愣神后,也迅速回過神來。
她轉頭看了看周圍的人。
很多人已經被家兔的坐骨神經糾纏得汗流浹背。
可以想見,他們最后做出的神經移植效果會差上不少。
而最終的淋巴修復,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但,自己卻因為喊了許秋幫忙,提前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既然如此,只是贏的話,就太欺負人了。
必須要像許秋一樣形成碾壓之勢才算真正贏了!
“就是這里了……”
沈瑤目視鏡下。
神經移植區,果然可見三四條被截斷的集合淋巴管。
這便是之前的神經移植留下的問題。
同樣,也是為何許秋堅持要加上“淋巴修復術”這一步。
因為僅僅做到神經縫合,事實上還不夠,若是不對手術過程中斷裂的淋巴管進行修復,后續水腫、瘢痕卡壓乃至于神經麻痹的發生率都不小。
當然,最直觀的問題是影響神經生長效率。
不修復淋巴管,每天再生一毫米。
修復了,興許能增加到一點五毫米,甚至兩毫米。
而術后神經的功能恢復程度也會更高!
“開始了……”
呼!
沈瑤念頭攢動,手中卻已經以顯微鉗夾法臨時阻斷了淋巴液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