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確認無誤后,項少龍對趙穆道:“剩下的事就靠侯爺自己了,如非必要輕易不要聯系我。”說完離開了候府。
趙穆對項少龍真的很欣賞,要是他能離開父君,全力輔佐自己就好了。但想到以項少龍的才干,又能知道自己的身份,在父君身邊也應該是很重要的人物,輕易不敢向父君開口要人。想到那個取趙王而代之的計劃,心頭一片火熱,情不自禁的要笑出聲來。
項少龍開始反復推演整個救人計劃,覺得沒有紕漏后,找到烏應元,詢問死士的情況。
烏應元叫來了一個三十五、六歲的男子,這個人黝黑、清瘦,整個人猶如出鞘的利劍,雙目寒光攝人。
烏應元介紹到:“這是我的義子,烏卓,專門收養孤兒加以訓練,是烏家的核心力量,救人計劃讓他配合你。”
項少龍問道:“保障絕對衷心,即使被俘也不會背叛的前提下,能有多少人?”
烏卓答道:“我的人有數千人,個個忠心。”
項少龍道:“挑出最精銳的百人,我設計的袖箭做出來沒?”
烏卓道:“做出來了,不是很多,但夠百人使用。”
項少龍道:“好,袖箭和兵器上摸毒藥。這些人只有一件事,就是刺殺趙穆,能殺了他最好,要是不能殺了他也要把重兵引到他周圍,整個候府沒人知道朱姬的身份,我趁亂救人。我會事先把趙穆的注意力轉移到別處,使他不懷疑烏家,為朱姬母子趕到咸陽爭取時間,到時候烏家的人再從容離開。等到趙人察覺,我們已經逃之夭夭了。”
烏應元對項少龍的計劃還算滿意,如此重大的行動,不可能沒有犧牲,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烏家耗費那么大的精力培養死士不就是干這個的嘛。而且犧牲越大,恩情越重,將來也越好向呂不韋開口要好處。
烏應元道:“大家分頭行事,烏卓集結人馬,抓緊時間訓練,少龍聯絡朱姬,我轉移烏家的人以及產業。”
項少龍知道,烏應元不能轉移烏府所有的人,留下的人必死無疑,不忍見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成為趙人泄憤的對象,對烏應元道:“能轉移的人盡量都轉移,如果轉移不了,那些下人能遣散就遣散,舞姬能送人就送人,不要留給趙人殺戮。”
烏應元沒想到項少龍還能顧及那些下人,在這個時代,是沒有上位者會考慮下人感受的,只是把他們當做可以買賣的商品,沒有人權的概念。
烏應元點頭答應道:“我現在就著手準備,盡量安頓好所有人。”
項少龍也不再多言,自己也沒能力做更多,再磨叨就招人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