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年的時間,時有匈奴人騷擾,好在規模都不是很大,項少龍也拿自己的騎兵與之對練,匈奴人并沒有占到便宜。兼之大量生產的守城利器,比如說巨型床弩、夜叉檑、塞門刀車、轉射機等等。邊關安全得到了保障,開始有人去邊關謀生了,人口開始增多,招募的工人越來越多,生產規模越來越大,賺的錢也越來越多,邊關百姓也越來越富足,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項少龍也在這一年低調地和烏廷芳完婚。
匆匆又過了一年,隨著騎兵越來越成熟,項少龍已經不滿足于被動防御,開始主動出擊,劫掠匈奴人的財產,抓匈奴人回來做奴隸,從事最重體力的勞動,邊關更加的繁華。
這一年,中原大地發生巨變,東周君欲聯合東方六國密謀大秦,秦王封呂不韋為文信侯,率軍滅東周,遷周公于陽人聚,周王朝至此滅絕。諸侯失去共主,也為以后秦朝的建立掃除了障礙。
校場內,項少龍和王翦激戰正酣。王翦胯下烏騅馬,手持點鋼槍;項少龍胯下赤兔馬,手持方天畫戟。馬打盤旋,你來我往,旗鼓相當。
和王翦比武是項少龍在邊關的重要生活。馬上、馬下、拳腳、兵刃,什么都比,二人取長補短,絕不藏私,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一場酣戰后,二人心情大好。
項少龍對王翦道:“現在的騎兵已經訓練這么久了,裝備整齊,又經過小型戰斗的磨練,我覺得已經成熟,我打算出擊漠北,徹底驅逐匈奴,將國境線向北推進,解除我北方隱患。”
王翦大吃一驚,道:“匈奴強大,僅憑這點兒騎兵哪能是對手?”
項少龍道:“我只是要清掃我秦國北方草原,燕、趙的北方我可管不了。現在的匈奴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政權分散,各自為戰,但已經開始崛起,走在統一的路上。一旦統一,實力將空前強大,會是中原的災難。趁著他們還無法整合全部力量時,將他們各個擊破,驅逐出北方草原,將北地草原納入我大秦的版圖。
王翦道:“可是這草原又不能耕種,要來何用?”
項少龍道:“北方草原雖然不適合耕種,但適合畜牧業的發展,馬、牛、羊同樣是財富,可以為中原提供戰馬、耕牛、肉食,奶制品,甚至羊毛可以用于紡織。土地就是資源,埋藏在土地下的礦產,都是巨大的財富,能改變我們的生活,每一寸土地都值得擁有。”
他想讓中原看到草原的價值,讓中原更具有開拓精神,有助于中原擺脫“馬爾薩斯陷阱”。
項少龍甚至有時候在想,如果中原王朝對土地變得貪婪,不停地擴張,能不能在西方崛起之前征服全世界?當然只是想想,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也做不到,但意淫一下,又不犯法。
王翦只是個軍人,并不能完全聽懂項少龍的意思,但他敬重項少龍,愿意聽從他的指揮。
先是項少龍親率一萬騎兵出關,所到之處,洗劫一空,無論牲畜,還是人口,以及各種財物,分派人手統統運回邊關,后面有兩萬步兵接應。
項少龍并不急于占領整個草原,因為人口匱乏,所以推進速度并不塊,即使如此,一年的時間也占領了千里草原。
烏家想要立足塞外,出巨資買下了大量的土地、牲畜還有奴隸。
項少龍把邊關所獲之利運往咸陽,獻給秦王,向秦王陳述草原是有利可圖的。現在只是限于人口稀少,否則自己可以打下更大的地盤,建議向草原移民,同時也為草原招商引資,鼓勵有錢人去發現畜牧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