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問:“如何能去信陵君?”
項少龍道:“信陵君威望卓著,為魏王所忌,難道魏王真的希望信陵君大勝而歸嗎?他就不怕信陵君凱旋之日,就是他授首之時?既然軍情緊急,臣愿出使魏國,為大王退兵。”
秦王驚呼:“不可,如今兩國交戰,少龍豈可以身犯險?”
項少龍道:“這是最快迫使信陵君退兵的方式。”
秦王道:“少龍,你是我大秦大將軍,由你出使魏國實在是太兇險了,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項少龍道:“大王,你們已經討論了好幾天了,如果還有別的辦法,也就不用等到我回來了。承蒙大王看重,當此危難之際,垂詢臣下,不敢不以死報效大王。”這話嘮得漂亮,讓秦王心頭一陣火熱。
呂不韋道:“大王,少龍所言在理。我等討論多日也沒有結果,少龍之策,確實是最有效的辦法。”
對于項少龍,呂不韋心中記恨。本來烏家來咸陽是要投靠自己的,以烏家的財力將是自己的重要助力。可是項少龍越過自己直接勾搭上太子,并得大王賞識,脫離了自己的控制,致使自己無法得到烏家幫助。三年來,烏家沒有為自己做過任何事。而且項少龍深得大王信任,就是自己的敵人,他提出個這么危險的方式,自己就順水推舟,借魏國之手,殺了他最好,所以他極力支持項少龍出使魏國。
項少龍這些年一直刻意交好軍方,與呂不韋劃清界限,所以深得軍方好感,尤其是徐先、王龁、麃公,所以軍方齊齊反對項少龍出使魏國。
至于蔡澤、王綰這類文官,又或皇族,則沒有反對,也沒有贊成。出使魏國確實是目前看來最好的辦法,反對項少龍去,難道自己要替他去嗎?但也不至于像呂不韋那樣想將項少龍置于險地。
秦王卻不希望項少龍涉險,只是搖頭。
項少龍道:“大王,咱們再拿出點兒利益,此行也未必就是必死無疑。”
秦王問道:“我們要拿出什么樣的利益呢?”
項少龍道:“此事還要繼續斟酌,倉促間無法決定。”
秦王看了眾人一眼,問道:“眾卿可還有其他辦法?”
眾人默不作聲。
秦王心中暗嘆:“滿朝文武,只有這項少龍不畏艱險,忠心為國。”
秦王道:“那就拜托少龍了。少龍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眾人告退后,只剩下了秦王和項少龍。
秦王道:“少龍在北疆拓地千里,武功蓋世。如今連出使魏國之任也要靠少龍,寡人愧對少龍啊!”
項少龍道:“大王,項少龍得大王信任,無以為報,何況出使之事是我提出的,如何能讓別人涉險?”
秦王道:“滿朝文武爭論多日,可能為寡人解憂的,還是少龍啊!少龍,心中可有定計?魏(安釐)王會中計嗎?”
項少龍道:“大王,這并不是計,而是真的有可能發生,我們只是捅破而已。我們不說,魏王就不會這么想嗎?”
秦王道:“少龍打算怎么說服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