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看重項少龍,也覺得他們般配,倒是愿意成全他們,給他們賜婚。
可是,就像琴清說的,她的身份非同一般,秦王要問清楚:“少龍,琴太傅天下聞名,她的改嫁會引起很大的震動。據寡人所知,王室之中也有人追求過琴太傅,都被拒絕,你想過你以后可能面臨的情況嗎?”
項少龍道:“我敢娶她,就不怕這些,請大王賜婚就是為了讓她風風光光地入我將軍府,我決不能讓她受任何委屈。”
秦王本就是個重情義的人,很欣賞項少龍的這份擔當。
秦王道:“琴太傅的名聲不只來自于才情,還來自于守寡多年的貞潔,你娶了她,必逃不過天下人的議論。”
項少龍道:“這是我們倆個人的事,哪輪到別人議論。”
秦王聽項少龍回答的天真,道:“這怎么可能是你們倆個人的事。琴太傅守節已經是天下女人的表率,她改嫁哪能不被議論。”
項少龍道:“讓寡婦為死人守節,本來就不值得鼓勵,寡婦改不改嫁是個人的事,哪輪得到讓人說三道四。”
秦王道:“難道少龍不認為女人應該為男人守節嗎?”
項少龍道:“為活人守節當然應該,但為死人守節就有待商榷了。真的情深義重,不肯改嫁,當然值得敬重,可是很多寡婦改嫁不是因為感情,而是為了生存。琴太傅如果不是和我兩情相悅,即使一輩子不改嫁也可衣食無憂。可是,那些貧民的寡婦不改嫁,她們連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沒有,不讓她們改嫁,就是逼她們去死。從國家的角度說,現在人口是國家的重要資源,育齡女子守寡,不生育,也是極大的浪費。所以,我認為即使不強迫寡婦改嫁,也應該鼓勵改嫁。”
莊襄王道:“少龍一席話,確實很有道理。但恐怕也擋不住天下士子的議論。”
項少龍道:“那些所謂的風流才子,自己納妾狎妓,卻去鼓吹讓生活不下去的寡婦守節,可能那些騷擾寡婦的人中就有他們,無恥之尤。自己聲色犬馬,與國家是百無一用,卻又喜歡坐在那兒,對天下事指手畫腳,這樣的人、他們的話,我也不放在眼里。大王,我敢光明正大地娶琴太傅,就能扛得住一切壓力,何況,這些在我眼里也不算什么壓力。”
秦王知道事情不可能如項少龍說的那般輕松,但對項少龍的有情義、有擔當愈發贊賞,一豎大拇指,道:“少龍好漢子。好,寡人就如你所愿,賜婚。”
項少龍叩謝:“謝大王。”
秦王道:“還有一事要聽聽少龍的意見。呂相國有一個門客,是韓國人,叫鄭國。此人精通河渠之務,提出若能開鑿一條溝通涇水和洛水的大渠,可多辟良田達百萬頃,少龍覺得如何?”
項少龍知道,鄭國渠是韓國的疲秦之計,就是為了讓秦國耗盡國力,無力伐韓,便問道:“大王答應呂相國修建此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