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少龍道:“具體還沒有,但大體原則就是讓他們內部產生勢均力敵的勢力,不能一家獨大,用不停地內斗,耗盡國力。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從內部瓦解他們,時機成熟再用兵,可以減少我們的損失,增加勝率。最好能讓他們各國之間再起戰事,此次拉著魏國滅韓,就是分化東方諸國。”
秦王贊道:“少龍好計謀,一味用兵確實勝算不高,還可能促使他們聯合,分化他們,逐步蠶食,確實是上策。這件事就交給少龍全權處理吧。”
項少龍回府后立刻和龍陽君商量出兵事宜。這次滅國戰爭,最重要的就是快,要在其他諸國有反應前,徹底擊潰韓國,所以不在乎出兵早晚,但一定要準備充分。
項少龍又找到李園,提出想讓他代理楚國的紙張生意。李園大喜過望,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對于他擺脫春申君,增強實力有大幫助。
李園邀請紀嫣然同去楚國,紀嫣然不肯,李園也顧不了她了,趕快獨自回到楚國部署。什么也比不上自己的權勢重要,有了權勢,美女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何況這紀嫣然雖然才名傳遍天下,可是對自己不怎么感冒,自己也沒時間浪費在她身上。
項少龍安排好一切,就再次覲見秦王,安排軍隊調動。
秦王問道:“少龍有何建議?”
項少龍道:“具體調動需要與各位重臣商議。我建議把王翦調回來,同時我想帶著太子去。”
秦王一驚,問道:“戰爭兇險,而且條件艱苦,太子年幼,怕不合適吧?”
項少龍道:“太子九歲就敢和我去守城,抵擋燕軍,是見過戰爭的。而且我軍優勢明顯,他又不用沖鋒陷陣,不會有什么危險,條件是艱苦,可是身為太子,身負重任,如果連這點苦都受不了,將來怎么代領這個國家?不只是太子,王翦的兒子王賁、蒙驁的孫子蒙恬,他們和太子年齡差不多,我都想帶上。他們出身將門,將來也必是我大秦虎將,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將成為未來統一大業的骨干,早點兒讓他們接觸戰事,有好處。”
秦王知道,一直有人敵視政太子,想擁立二王子成蛟,項少龍現在就已經開始給太子找幫手了,讓太子參戰,也是為太子增加履歷,他也樂見其成。而且這也是為大秦培養人才,項少龍考慮的不可謂不遠。
項少龍道:“我要在此期間,秘密去一趟趙國,老辦法,找個利益合作者,關鍵時刻為我們說話。”
秦王道:“少龍逃離趙國后,被趙國記恨,此去豈不是很危險?”
項少龍道:“最恨我的就是趙王,可我又不是去見他。我帶著利益去,總會有人心動的,放心吧大王,我打算立刻動身,快去快回。”
秦王問道:“討論軍隊部署之事,少龍不參加了嗎?”
項少龍道:“我就不參加了,我只推薦王翦一個人。其他的還要平衡各方勢力。韓國孱弱,又同時面對秦、魏兩大強國,哪有反抗之力。此次出兵唯一要求就是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憑我大秦的兵將,還不是手到擒來。現在只是要把這份功勞平分出去罷了。”
秦王看項少龍成竹在胸,很是欣慰。
項少龍叮囑秦王保密后,回到將軍府收拾一下,帶上二十個親衛,秘密離開了咸陽。
自烏家離開趙國,趙穆接手了烏家沒有帶走的資產,憑借戰馬一項,趙穆開始插手軍隊。雖說倍受軍方大將的排斥,但還是擴大了在軍隊的影響力,已經有一些將軍靠向了趙穆。現在的趙穆算是春風得意。
本來趙穆一家獨大不是項少龍想要的,可是現在項少龍急于滅韓,短時間內趙穆是他最容易掌握的趙國權臣,不得不和趙穆合作,增加他的實力。好在趙穆也不是什么能臣,由他控制趙國,只會讓趙國更亂,而且他與軍方不和,這種矛盾也是符合大秦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