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盈還想爭辯幾句,可想到出來前大兄千叮嚀萬囑咐,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只好閉嘴。
項少龍道:“不錯,不錯,哪有不友好?我今天給嬴盈小姐準備的可是還沒有上市的美味,估計烤鴨、涮羊肉什么的,你也吃膩了,今天換換口味,牛排,外面絕對沒有,我烏氏牧場專供,也給點兒意見,你要是覺得行,過一段兒,我就讓酒樓正式推出了。”
昌平君聽他語氣親近,頓時放心不少。
項少龍道:“不要怪我當時對你拒絕,我只是突然知道你的身份有些錯愕。”
昌平君道:“我的身份又不是秘密,我以為你知道。”
項少龍道:“我出身江湖草莽,哪里懂得你們這些貴族、王室的事?我一直以為你就是王族,你突然說你是楚人,我一時沒反應過來。”
昌平君還是沒憋住,問道:“可你還是反對了,你是排斥楚人嗎?還是所有的外國人?”
項少龍問道:“你建議立楚國公主為太子妃,是站在什么立場?”
昌平君不明白,問道:“什么‘什么立場’?”
項少龍道:“就是你把自己當楚國人還是秦國人。”
昌平君:“這有什么關系嗎?立楚國公主為太子妃是對兩國都好的事。”
項少龍道:“那我告訴你,在朝堂上同意立楚國公主為太子妃的,都是來自其它五國的人,反對的都是本土勢力,涇渭分明,你還覺得沒有關系嗎?我只問你:你把自己當哪國人?”
昌平君沉默了。
項少龍問道:“你為什么會關心這件事?就算你內心覺得立楚國公主為太子妃沒問題,對大秦有好處,如果只是平常的關心,你會特意跑到我的府上求我嗎?你不是在關心這件事,你是在積極促成這件事,李園沒有上門求你,那別人呢?”
昌平君無言以對,項少龍說的沒錯,如果自己只是單純地覺得同意,是犯不上去求項少龍的,而且也確實是有楚國的宗室成員來找自己,訴說了聯姻的好處,自己也覺得挺對,就一心促成此事。
昌平君只是道:“我是真的覺得促成此事對秦楚都好。”
項少龍道:“如果僅僅是討論這件事對大秦的利弊,無所謂,即使立楚國公主為太子妃也沒什么,但是很明顯,你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把對楚的利益和對秦的利益擺在了同樣的位置,真正的問題不是她該不該做太子妃,而是你的出發點。呂不韋也同意立她為太子妃,但他的出發點沒問題,即使最后他的意見被采納了,我也覺得可以接受。說到底,其實立不立太子妃只是一件小事,無論哪種結果都無關大局。可是如果是秦楚開戰呢?你決定站在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