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太子聽政的時候越來越多,甚至是每次必到,開始有了發言權。
政太子已近十七歲了,身材高大,容貌威嚴,氣勢沉穩,一看就是精力旺盛,難怪秦王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而項少龍也在逐步的將工作重心轉向太子,在與一些年輕將領的聚會上,都會出現太子的身影。
漸漸地形成了一個小圈子,包括昌平君兄弟、桓齮、楊端和、蒙恬、王賁、李斯、甘羅,項少龍是他們的主心骨。太子已經開始顯露出不凡的能力,三下五除二,就把幾位年輕人弄得死心塌地。雖然他們現在還地位不顯,但已經開始展露頭角,有項少龍的扶持,加上未來大王的信任。項少龍告訴他們,緊跟太子,將來前途都是不可限量。
項少龍建議秦王成立一支直屬于大王的機動部隊,別人無法調度。
秦王知道這是準備為太子保駕的部隊,就全權交與太子組建。太子把統領之位交與了桓齮。
桓齮在全軍中抽調精銳一萬,對他們實施更加嚴酷的訓練,吃最好的,用最好的,成為thebestofthebest。
項少龍叮囑太子,要適當地觸及權利了,尤其是軍權,這支專屬部隊一定要緊緊地握在手里,一旦大王有何不測,這支部隊就是他最大的依仗,未成年是太子的硬傷。他與桓齮之間要有只有他們兩個人懂的暗語,即使沒有虎符,暗語也能成為調動部隊的命令。
政太子也感覺到了秦王身體欠佳,項少龍這是開始未雨綢繆了。
同時,太子責成甘羅組建了一支諜報部隊,這支隊伍連秦王都不知道。
項少龍送給甘羅一本書,《特務的自我修養》,以及必要的經濟援助,就不再理這件事了。
戰事已停,咸陽表面平靜,實則暗流涌動。隨著秦王身體不佳,長安君成蛟未必肯放棄最后成為大王的機會。何況他身邊還有一群想靠政治投機,搏前程的人,從龍之功,一步登天,敢下血本兒的大有人在。
時間緩緩走到了公元前240年,秦王因為一場小恙而一病不起。
太子日漸成熟,又有項少龍的全力支持,秦王倒是沒有什么放心不下。可惜還是沒能等到太子成年,未來的兩年還是需要太后攝政。
秦王自覺大限將至,單獨召見項少龍,他要趁著自己還清醒,做最后的托付。
寢宮內只有秦王、朱姬、政太子和項少龍。
秦王對朱姬母子道:“可惜沒能等到政兒成年,但政兒已經很成熟了。夫人,少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少龍在軍、政兩方面都有高人一等的見識,有什么事,一定要和少龍商量。寡人死后,太子未成年不能親政,必有事端,但有少龍保駕,應該能平安渡過。少龍,寡人把太子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