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蔥、司馬尚潰敗,被殺。
趙穆不敢向秦軍討要他們侵占的趙國土地,只希望他們能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前進了。
可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有燕軍就幫你打燕軍,沒燕軍,直接就揍你。
太子丹深恐與強秦接壤,想要聯合齊國、楚國出兵救趙。可是齊國膽寒,而楚國又不與趙接壤,都不肯出兵,燕國想救趙國只能自己出兵。趙國已經被打殘了,燕國自己出兵也根本無濟于事,只好按兵不動。
秦軍兵鋒所指,所向披靡。趙穆困守代郡,彈盡糧絕。項少龍告知王翦,趙穆要捉活的,同時修書與趙穆,勸其投降。
趙穆找項少龍求救時,就想過可能要被秦國占些便宜,可是考慮到要是落到趙蔥手里,則必死無疑,求助項少龍也是迫不得已。
現在看到項少龍的勸降信以及得知王翦想留他一命,就以為是因為與項少龍有交情,項少龍想保他性命,所以開城投降。
卻不知道,項少龍拿活的是為了太后。多年前項少龍出使趙國時,太后就想要趙穆的人頭。項少龍考慮時機不成熟,沒有同意,但承諾太后,總有一天讓她手刃仇人。
當項少龍再見到趙穆時,趙穆沒有了當年巨鹿侯權傾朝野時的風采。他變得蒼老、憔悴,唯唯諾諾,連抬頭正視項少龍一眼都不敢。
朱姬現在軟禁在雍城,所以項少龍沒有直接把趙穆交給朱姬,先囚禁在咸陽。
項少龍并不敢向秦王政提及太后之事。太后穢亂后宮,被秦王政視為奇恥大辱,而秦王政逐漸展露出的狠毒也讓項少龍望而卻步。
這時有個齊國人叫茅焦,上諫秦王,不談對錯,只是從天下大勢出發,秦王囚母,會令天下人不服,不利于統一天下。秦王聽從了茅焦的意見,迎回了太后。
項少龍這才把趙穆交給了朱姬,朱姬對他是殺是剮項少龍就不管了。
秦王覺得茅焦不畏懼自己,為自己掙得了一個好名聲,是個敢諫之臣,就封他為上卿。
趙國滅亡,天下間也只剩秦、燕、齊、楚四國了。
秦王政借滅趙國之威,部隊凱旋,強硬推動改革,實行“三公九卿制”。
太尉是最高軍事長官,有職而無人,軍權牢牢掌握在秦王手里。
項少龍官拜丞相,為百官之首。茅焦被封為御史大夫。
而呂不韋只被封為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雖然位列九卿之首,地位很高,可是對于呂不韋來說卻和罷官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