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少龍又一路北上。
燕地苦寒,遠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一線大城市,政治、經濟中心,房價飆漲,五六七八環,匯聚了全國的精英。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只能勉強裹腹,生存艱難。
項少龍兜兜轉轉近一年,回到了咸陽。
始皇帝召見項少龍,看他雖然風塵仆仆,卻也悠然自得,似乎這一年的放松讓他變年輕了。
始皇帝笑問:“晉王這一去就是一年,都有什么見聞啊,和朕說說。”
項少龍道:“陛下,這一年臣游歷了不少地方,也沒有暴露身份,看的都是最真實的一面。總得來說,很好,國泰民安,多年征戰,百姓雖然清苦,但也能生存。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但也有一些問題,我們統一貨幣的同時也統一了物價,可是各地經濟情況完全不同,齊、楚富足,而燕、蜀窮困,使用同樣的物價是極不合理的,這是我的疏忽。”
始皇帝問道:“統一物價,便于操控,能防止被人惡意抬價,造成百姓負擔不起。”
項少龍道:“買不起,同樣商人也賣不出去。多年的計劃經濟,是為了整合物資,應付戰爭。現在已經天下太平,百姓需要休養生息,我們一定要保障每個老百姓都有飯吃,都能吃飽,甚至都能吃到肉。最簡單的市場經濟就是供需決定價格,供大于求,物價下降,供不應求,物價上漲。市場自然會調節,除了糧食、生產資料等生活必需品需要我們控制價格外,其它的可以交給市場。”
始皇帝想了想,繼續問道:“還有什么其它的嗎?”
項少龍道:“還有我一直追求的基礎建設,雖然我一直在控制,可是這次出去后發現,民力的使用還是有些過了。我們還是要首先保障農業生產,而且對于貧困地區,我建議要減免賦稅,盡快讓百姓脫貧。國家因為戰爭消耗,雖然談不上多富裕,但現在又沒有內憂外患,可以適當反補一下人民。”
始皇帝微笑道:“朕自問已經夠體恤民情了,可晉王殿下還是惦記朕手里的錢糧,替百姓打劫朕。”
項少龍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天下都是陛下的,錢放到哪都一樣。”
始皇帝哈哈大笑,道:“好,讓他們做個詳細的規劃,免賦稅,放緩建設,全力務農幾年再說。還有嗎?”
項少龍道:“可以適當裁軍,我大秦以軍功橫行天下,現在戰爭沒有了,可以說軍人也就沒了晉升之階。這么多軍人無功可立,也不利于穩定,把他們放回農田。多年戰爭,人口銳減,土地荒蕪,這樣可以增加農業收入,同時作為預備役,一旦有戰事,就隨時再征召入伍。”
始皇帝沉默片刻,軍隊之事,非同小可,這是他政權穩定的基石,不敢輕易變動,問道:“可有具體想法?”
項少龍道:“臣也思考了一路,覺得盡量把他們的屯田之地選在楚地?”
始皇帝一愣,覺得他話里有話,問道:“楚地有異常嗎?”
項少龍道:“目前沒有。但楚地歷來富庶,百姓對我大秦歸屬感并不強烈。我本想將楚地之民外遷,可是怕強迫遷移會激起百姓不滿,只好變相將我大秦民眾遷入楚地,促進融合。楚地廣袤,氣候溫和,適合農業生產。而且楚地多俊杰,敗于我大秦,未必人人都甘心,萬一有異動,這些屯田軍卒也能成為我們的內應。”
他是想把這些軍卒大量發展成特務,防的就是西楚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