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少龍點點頭,道:“是啊。扶蘇公子此行萬里,孤身上路,豈不凄涼?我前去送些溫暖,機會難得啊!”
始皇帝無奈地搖搖頭,項少龍什么都承認,讓他想諷刺幾句都無從下嘴。
始皇帝當然不會擔心項少龍結交扶蘇。如今的項少龍爵位登頂,官位被他自己放棄,而且比自己還大十幾歲,又沒有子嗣,可謂無欲無求,可能這也是他辭去丞相之位,專心掌管科學研究工作的原因吧。
所以一直以來,始皇帝對項少龍不同于旁人,并不擔心他結黨營私,利欲熏心,私人關系也更親密,很愿意聽取他的意見。
項少龍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改變了很多人、很多事,當時間走到公元前210年時,始皇帝仍舊開啟了東巡之路。
項少龍不知道這次東巡會不會是始皇帝的死期,他甚至沒辦法出言提醒,他不能解釋自己的未卜先知,更不能確定歷史的走向是否改變。
始皇帝沒有邀請項少龍同行,因為前幾次出行項少龍都沒有去,而且有項少龍坐鎮咸陽,始皇帝還是很放心的。
看著始皇帝離去的車隊,項少龍到底還是沒有挽留,只是目送他離開。
項少龍覺得始皇帝身體狀況很好,又正值壯年,希望能躲過這一劫,同樣也讓大秦躲過這一劫。
有心囑咐李斯幾句,可也無從說起,只能心中慨嘆一聲,但愿自己杞人憂天。
自從始皇帝離開后,項少龍就一直心神不寧。最后,項少龍決定給扶蘇公子寫了一封信。
項少龍這兩年偶爾也會和扶蘇通信,始皇帝知道,但并沒有插手。他知道項少龍和扶蘇的關系其實沒有多么密切,無論是項少龍,還是扶蘇,他都很了解,也很放心。
項少龍的書信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嘮嘮家常。提及了始皇帝啟程東巡,離開之前還惦記著扶蘇公子,對他這兩年的成長很滿意,希望他再接再厲,滿滿的關心和愛護之意。
這樣,一旦扶蘇公子接到始皇帝賜死的詔書時,能心升疑慮,不要冒然自殺。
歷史的巨力碾壓了一切,慣性使然,始皇帝死在了東巡的路上。
項少龍接到的不是始皇帝的死訊,而是始皇帝逼自己自殺的詔書。項少龍知道始皇帝駕崩了。
詔書上說自己有不臣之心,意圖謀反,逼自己自殺。
其實這很出乎項少龍的意料,他從沒擔心過自己的處境。他一直想的都是扶蘇公子和蒙家,他就像個局外人審視著這一切,反而忽略了自己其實也是可以左右朝政的人,他早已身在局中。
項少龍覺得,以始皇帝離開咸陽時的狀態,不該突然病逝,從陰謀論來講,最大的可能是被趙高和胡亥害死。
應該是胡亥自知繼位無望,聯合趙高,果斷出手,害死始皇帝,然后逼死競爭對手,得以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