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少龍此刻氣勢正盛,道:“不必了,才這么一會兒,還累不倒我。”
項羽搖搖頭,道:“不能與巔峰的晉王一戰,已經是莫大的遺憾了,再占你便宜,我還做不出這樣的事。”
項少龍苦笑,《尋秦記》這樣的低武世界,年老體衰是自然規律,自己這個前浪怕是要被后浪拍在沙灘上了。要是有內功,越老功力越深,自己還有信心再多占據天下第一的寶座幾年,現在,卻要被年輕人同情。
連續兩日大勝,讓秦軍將士大受鼓舞。之前項羽所向無敵,雖然靠著人多勢眾,能欺負住他,可還是有些難以啟齒。待到項少龍連勝,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項少龍名不虛傳,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項少龍仔細分析過項羽的優勢,他的霸王槍要比自己的方天畫戟重,看他單手提槍,渾若無物,而且傳說中,項羽力能扛鼎,臂力要在自己之上。
沒有內力的世界,力量是很重要的,所以才有李元霸馬踏四平山,橫掃十八路反王。無論是自己,還是曹秋道、管中邪,能出類拔萃,最主要的還是靠過人的身體素質。
在招數上,項羽即使不如自己,但應該相差不多。他看到自己戰勝龍且,依然自信滿滿,看來實力應當在自己之上。
自己最大的優勢,還是馬下拳腳功夫,怎么能把仗打到馬下,是自己致勝的關鍵,但他絕對不會主動提出放棄馬戰。
項少龍一生所見之人,最有氣魄的當屬秦始皇帝,文臣之中,最有才華的,則是李斯,至于武將,無論是王翦、蒙恬,曹秋道、管中邪,甚至包括自己,恐怕都不及這個項羽。他是天生的統帥,性格張揚,極具個人魅力,讓人忍不住拜服。
項少龍很重視這一戰,一是對手難得,項羽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蓋世英雄;二是為了國家安定,他想讓這個飽受苦難的民族少一些傷痛,多一些幸福。
當與項羽再次四目相對,項少龍沒急著動手,而是問道:“你覺得你們能成功嗎?”
項羽沉默一下,沒有回答,而是說道:“晉王,我也很期待與你一戰,咱們就不必說其他了。”
項少龍還是繼續道:“你也沒有信心了,你知道你們成功不了。從楚國滅亡,我就一直在分化楚人,大量遷入秦人,安插密探,我在楚地的布局,比你還早,所以才能這么快集結軍隊,遏制你們的擴張。相對于大秦,你們這點兒地盤還是太小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和部隊被送到這里,不打也能困死你們。更何況,連我都不知道有多少密探潛伏在你的隊伍里。仇視我大秦的人可能很多,沒有帶頭人,他們只能把仇恨放在心里,我們也無可奈何,有了你,就把他們都暴露了出來,我們就可以把他們一網打盡……”
項羽怒喝:“住口!”
他不能再聽下去了,項少龍的每一句都是在蠱惑人心,而且每一句話都直擊他的痛點。
項羽當然知道楚地遷入很多秦人,所以造反時都是用原來楚國的子弟,不敢用其他來歷不明的人,這就很限制他兵源。
他起兵固然突然,作戰勇猛,立刻占據了吳越之地。可是大秦集結部隊的速度也確實太快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想再進一步時,秦軍就已經大兵壓境。
至于密探,更讓自己如鯁在喉,根本就無法排查,就連項少龍說的是真是假都無法確定。去大面積去排查容易引起內亂,可是不查又讓自己步履維艱,可謂內憂外患。
相對于安定、繁榮的大秦,自己的勢力確實太弱了,沒能迅速擴大戰果,這次造反,不出意外,自己十有八九是敗了。
項羽明知道項少龍是在擾亂他的心神,但還是忍不住憤怒和恐懼,他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不遠的將來兵敗身死。
他紅著眼睛,揮動霸王槍,打斷項少龍的話,狠狠地砸了過來。
項少龍雙臂較勁,挺起大戟,迎了上去,“當啷啷”一聲巨響,項少龍雙臂一麻,暗叫:“好大的力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