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五年野人,連江湖在哪都沒找到,家中也沒有他的音信,想起父母,覺得實在有些不孝。
在戰國的那些年,也沒有父母在堂,行事無牽無掛,最后又沒有兒孫,也就從沒有享受過天倫之樂。
來到這里,父母都建在,雖然只是普通人家,但對謝遜的慈愛卻是無微不至。可是自己滿腦子都是絕世武功,醉心練武,心向江湖。現在武功有成,驀然回首,覺得對父母疏忽了很多,對于三世為人的自己,是大大的不該。
這五年來,雖然沒有仗劍江湖的快意,但得了一部絕世武功,收獲巨大,自己還年輕,有的是時間行走江湖,還是先回家報平安吧。
謝遜下山時,順手獵了一只熊,回家需要盤纏,自己久在山中,哪需要金銀。
而且此時的形象實在有些野蠻:身高接近六尺(195厘米以上),極為雄壯,滿頭亂發,胡子也不修理,五年前的衣服破爛、瘦小,外面又圍著獸皮,提著一個八尺長的大棒子,扛著一只五百斤的大熊,往集市上一站,極為醒目。
謝遜找了一塊空地將熊放下,卻不會叫賣。
謝遜經歷雖然豐富,也當過富商巨賈,但還真沒干過第一線的售貨員的活兒,既無從下口,又有些羞于啟齒。
好在熊一身是寶,皮、肉、膽、骨都不缺賣家。
可是如果分開買,可能會好賣一些,這一整只,能全買下的人就不多了。
站了好半天,也沒賣出去。讓他拆開來賣,太過麻煩,他又不是為了發家致富,只是想賺些路費,可賣得太便宜,又覺得太吃虧,不是他的性格。
正考慮要不要降價時,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都是身穿青色長衫,背插寶劍。男的英俊瀟灑,女的容貌也算靚麗。
謝遜一看這樣的兩個人來問價,立刻又打消了降價的想法,心想:“這兩個人看樣子不差錢兒。”
男的一臉的倨傲,開口問道:“這熊怎么買呀?”
謝遜答道:“五百兩銀子。”
男子一副看鄉巴佬的表情,問道:“小子,還挺敢開價呀,五百兩銀子是多少你知道嗎?恐怕你也沒見過吧。”
謝遜多少年沒有遇到過敢這么和他說話的人了,前世在大秦,連始皇帝這樣的絕世人物對他都尊敬有加,走到哪不是高人一等,擱正常謝遜的脾氣,遇到這種人還不打他個滿臉桃花開。
可是此時,他一來急于做成買賣,好容易遇到個看似有錢的買主,實在不想錯過;二來他現在是售貨員,即使被蔑視、被投訴,基本的職業素養還是要有的。再說自己可以漫天要價,人家也可以落地還錢,殺價手段而已。
所以謝遜開口解釋道:“這個要價真不算貴,這可是一整只熊,單是這整張的熊皮,就不可多得,可入藥的熊膽也是價值不菲,我也是急于出手,才定的這個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