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個道士,須發飄揚,道袍鼓脹,腳下卻如釘子釘在地上一般,紋絲沒動。
雖說四兩撥千斤,可那是要本身就有千斤之力,而不是本身只有四兩力,就要去撥千斤,況且這個道士可不只是千斤。
那道士對著謝遜道:“小朋友功夫俊的很吶!這是什么功夫?”
此拳術經張三豐完善后,其弟子都沒有得到真傳,還沒在江湖上出現過。
謝遜看了看周圍的情形,不考慮圍在四周的侍衛,單是這個老道自己就萬萬不敵。
要是張三豐在此,就算不用太極拳,也不弱于這個老道,可自己,就算有了太極拳這等神功,也不是對手。說到底,還是自己功力不夠,要遠遠弱于這個老道。
謝遜暗罵自己晦氣,沒偷到魚反而惹一身腥。當機立斷,知道自己不是對手,此情此景也沒有切磋的心情,轉身就逃。
那道士如何能讓他逃走,竟直追了過來。
謝遜的輕功得自古墓和武當,他又身高腿長,無論是講高、還是講快,都為當世絕頂功夫,還真不弱于任何人。
謝遜身形一晃,就已經越過屋頂,迅速逃離皇宮。
謝遜體內的九陽神功生生不息、運轉不停,把自己的潛力開發到了極致。
謝遜直奔大都城外,他本以為憑自己的輕功很快就能擺脫追捕。可一回頭,發現那道士就在不遠處。
那個道士,年紀雖老,可一身的功夫實在駭人,緊隨其后,根本就不遑多讓。
更可怕的是那個道士內功之深厚,更是遠勝于自己,到最后越追越近。
謝遜知道自己這么跑早晚要被追上,他已經感覺到那道士已經追到了身后,在極速前進中,他突然運足九陽神功于后背,一個“貼身靠”撞向道士。
這一下由極速前進突然改為極速后退,謝遜自己也很難受,但也確實打了那道士一個措手不及。
這道士也真是了得,雖然出乎意料,但意到手到,揮灑自如,隨手一掌,卻勁力十足,陰寒掌力,直透謝遜的脊背。
謝遜打了一個寒噤,也借著這股勁力又向前竄出了老遠,一貓腰,就鉆進了旁邊的山林里。
謝遜本就是獵人出身,沒學武之前就整日出沒于山間,后來更是在昆侖山、大雪山中修行。可以說他人生當中,在山中的日子要比在外面的日子還長。
借助山中復雜的地形,那個道士也不好追。
謝遜也看出這個老道鍥而不舍的勁兒,心里惱火:“我又沒偷走你什么東西,咱們也無冤無仇,干嘛這么認真?”
謝遜突然回身,雙手使出完全不同的兩種拳法,左手八極、右手太極,一剛一柔,剛柔并濟。搖身一變,好似兩個謝遜齊斗這個老道。
這卻是謝遜在見過小龍女后想起的一門絕學“左右互搏”。
這門功夫練法不是秘密,卻能將戰力提高一倍。
謝遜也是在密宗苦練修煉精神之法后,才能自如的分開雙手,各畫方圓,隨心所欲,這卻是第一次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