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也一直奉行低調行事,真實年齡都一百多歲了,可以說已經活成了一個老妖精。而且自己對《倚天》的世界又熟悉無比,自然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自己該說的都說了,剩下的事就看陽頂天自己的了。
可是謝遜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為了跟上陽頂天,急于趕路,隨便伸了一下手,就引起了陽頂天這么大的忌憚。
也不怪謝遜疏忽,陽頂天在原著中出現一直形象都很正面。根據書中的描述,陽頂天能力出眾,才華橫溢,是個絕頂高手,胸襟廣闊,眾手下無不臣服,他只是死的有些窩囊。
在原著劇情開始時,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都已經是江湖上中流砥柱式的人物,一提起陽教主,都發自內心的敬仰,都認為自己遠遠不及陽教主。
所以謝遜從來沒想過要防范陽頂天,在趕路時不經意間露了一手。
其實無論陽頂天外表多么風光無限,說到底他還只是個“人”,而不是個“圣人”。
陽頂天道:“好了,都下去休息吧,我自有分寸。”
謝遜也跟著眾人起身告退。
陽頂天看著謝遜的背影,心中嘀咕:“謝遜武功、眼界要高出其他人很多,即使是自己親自培養的左右光明使者都遠遠不及,可又處處不顯山不露水。入教這么長時間,只有和范遙比試時算是出了一個小風頭,可明顯沒有盡全力,給范遙留了面子。一個武功這么高的年輕人,這么隱忍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會不會要危害明教?從目前來看,謝遜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利于明教,是不是有更大的圖謀呢?如果是為了爭奪教主之位,為什么不充分表現自己呢?”
陽頂天現在琢磨謝遜的時間都比琢磨和少林矛盾的時間還要多。
陽頂天決定再試探一下謝遜,就單獨召見了謝遜,問道:“這段時間我們損失也比較大,群情激憤,談和怕大家都會不滿。”
謝遜道:“我們有損失,少林一樣有損失,大家要的是面子,只要教主出手折服了少林,掙回了面子就夠了,不必下重手,結成死仇。”
陽頂天又問道:“少林會同意和我們談嗎?”
謝遜道:“我認為會同意。這次斗得莫名其妙,估計少林也后悔和我們打成這樣。現在教主你都來了,再和明教斗下去,兩敗俱傷,少林天下第一大派的名頭可就不保了,我們之間是有和談基礎的。”
陽頂天點點頭,道:“不錯,從利益角度出發,我們是應該談和。可是這樣我又怕影響我明教的士氣,明教身為天下第一大教,別人會認為我們怕了少林這個天下第一大派。”
謝遜搖頭道:“別人的說三道四并不能削弱明教的實力,只要我們的實力在,就沒人敢輕視我們。那些人嘴上說的再熱鬧,心里一樣是懼怕我們。震懾他們的是實力,而不是名聲。再說,我們明教的目標和這些個江湖門派不同,我們的對手是朝廷,趕走蒙古人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應該減少和江湖門派的爭斗,多交朋友,少結冤家,不要被他們牽扯太多的精力,要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對抗朝廷中來。我一直懷疑,這次的事和上次周顛受傷,背后有朝廷的影子。”
陽頂天覺得謝遜說的沒毛病,甚至比自己想的還要深遠,自己從內心也認同他的想法。
明教的眾人積極休整,等待著下一步的較量。
很快,少林的人就上門了。
為首的是三名五十來歲的僧人,一個黃臉,一個白臉,一個黑臉。后面跟著兩名二十多歲的年輕僧人,其他的低手就沒必要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