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厄見渡難面色慘淡,看來這次對他的打擊不小,自己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
今日是處處意外,陽頂天的到來是意外,更意外的是陽頂天還沒出手呢,三渡就輸了一場。
渡厄有些不知所措。看來只能是自己勉力與陽頂天一戰,就算是死,也不能墜了少林的名聲。
明教已經是兩勝一平,立于不敗之地,冷謙不需要再出場了,下一場就是陽頂天出手了。
渡厄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氣度,謝遜看得有些撓頭,這個和尚要玩兒命。
聯想到原著中,渡厄被打瞎一只眼,之后三渡回少林苦練三十年心意相通。
沒多久陽頂天走火入魔死了,明教四分五裂,而少林多了一個可以對付任何一個頂尖高手的“金剛伏魔圈”,此消彼長,這仇結的沒意思。
謝遜悄悄對陽頂天說道:“教主,這個和尚要拼命了,三場打到現在,少林一場沒勝,還包括渡難,這個渡厄怕是要以死報少林,這場比試不好打啊!”
陽頂天皺眉道:“你不是說我必勝嗎?怕我輸?”
謝遜道:“我怕你傷了他。”
陽頂天暗想:“你剛才虐渡難不是挺興奮的嗎?怎么又開始為少林操心了,你到底是哪一邊的?”
陽頂天問道:“那你是什么意思?”
謝遜道:“要不就別再比下去了,又不贏房子不贏地的,以和為貴。”
陽頂天盯著謝遜。這個人總是出人意表,考慮問題與眾不同,但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自己身為教主,贏了他也沒什么光彩的,他又不是少林方丈,自己這個時候和他講和,沒人會認為自己軟弱,一定會說自己大度,更令人敬仰。再說,謝遜一直說這次的事是個陰謀,自己也覺得是這樣,自己要是意氣用事,只會讓背后的人偷笑。
想罷,心中已有注意,對渡厄道:“大師,這次的事本來就是些無謂的爭斗,明教少林都是江湖上的重要勢力,咱們交惡對誰都沒有好處,不如就比到這兒吧,算是平手。”
渡厄也沒有想到陽頂天在這種情況下講和。謝遜沒出手之前,自己還有信心拼一拼陽頂天,可看了謝遜的身手,他不認為陽頂天會比謝遜低,自己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來之前,渡厄對明教的感覺就是歪魔邪道,行事邪惡,蹤跡詭異。身為少林的高僧,是看不起他們的,雖然也聽說陽頂天武功蓋世。
方丈千叮嚀萬囑咐,不要與明教結下死仇,依著渡厄的脾氣,正邪不兩立,就應該除魔衛道,消滅明教的這些魔頭。
少林出身的高僧,身上的優越感是很強烈的,自己本身實力強橫,又背靠天下第一大派,何必和人低頭。
來了之后,發現明教實在有些了不起的人才,這幾個年輕人并不比少林差,更別說謝遜連渡難都能戰勝。自己此次帶來的傲氣已經被打擊的不剩什么了。
渡厄有些猶豫,自己這次是帶著方丈的期望、背負著少林寺的榮耀來的,弄到如此地步,自己愧對少林。
即使現在自己點頭答應講和,也是少林敗了,這只會成全明教的威風和陽頂天的名聲,少林沒有任何好處。
渡厄對陽頂天搖搖頭,道:“少林的尊嚴、武者的尊嚴,靠的不是施舍,貧僧要是連出手的勇氣都沒有了,怎么對得起方丈的信任。請陽教主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