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這次上武當,張三豐親迎,謝遜不再是以前那個可以像對待子侄一般的年輕人了。武功上張三豐沒有了絕對的優勢,身份上他更是明教之主,西域最有權勢的人,實力已在武當派之上了。
張三豐依然笑容可掬,道:“退思一別幾年,你已經名揚天下。”
張三豐此時對明教沒有什么偏見,陽頂天管理下的明教聲望日隆,雖然行事乖張,但沒有干過什么出格的事,又遠在西域,與武當從來就沒有什么瓜葛。要不是他和郭襄女俠有點兒交情,他其實是不愿意武當派遠赴西域去得罪明教的。
三位弟子回來說謝遜在明教,他們沒有交戰就退了回來,張三豐是贊成的。沒多久就傳來了謝遜獨戰三空,生擒空性,接任教主的消息。明教這一年的發展一日千里,更勝陽頂天在位之時。
謝遜抱拳道:“張真人,別來無恙!一年前多虧三位賢弟退出,否則明教危矣!只是辱了武當派的名譽。”
張三豐搖手道:“一些虛名而已。老道是不知道退思去了明教。退思有大志,明教在退思手里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宋遠橋看到關能和宗維俠跟在謝遜身邊,很詫異,問道:“這不是崆峒派關少俠和宗少俠嗎?你們這是……”
他還以為這哥倆被謝遜俘虜了呢。
謝遜道:“二位少俠也都是有志之士,愿意與我們明教攜手,共同驅逐蒙古人。”
關能道:“宋少俠,我們兄弟二人佩服教主的高義,已經投入到了教主麾下。”
張三豐聽了都很震驚,崆峒派和明教勾結的夠徹底的,這以后再沒有和明教對立的可能了。
謝遜對張三豐道:“張真人,你知道我的理想,明教是我最好的平臺,我不想再和江湖中人起糾紛,浪費精力。蒙古人晚走一天,我們漢人便要多受一天罪,我愿意放下一切恩怨,讓我們團結起來,早些趕走蒙古人。”
張三豐嘆道:“退思了不起!有能力、有魄力,又有容人之量,將來必成大事。”
謝遜道:“那我就謝謝張真人的吉言了。”
謝遜又對宋遠橋、俞蓮舟和俞岱巖道:“不知道三位賢弟可愿意與為兄攜手,共赴義舉啊。”
俞蓮舟想都沒想就直接搖頭,道:“我這功夫還差的遠呢,我還要跟在師父身邊學習。”
宋遠橋和俞岱巖也都稱:“還要跟師父學藝。”
謝遜點點頭也不勉強,心想:”這就是張三豐和云離子的差別。能拜到張三豐這種師父,是幾世修來的福氣。明教雖好,就算將來成事能加官進爵、封侯拜相,也絕沒有能和張三豐學藝的吸引力大。”
謝遜勾引武當派的計劃失敗,但并不氣餒,自己和武當派親厚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以后有的是機會。
既然無功而返,謝遜也就不再久留了,辭別張三豐,繼續東行。
陸芷晴回家心切,路上也不耽擱,徑直回到了吳中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