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頓了頓,道:“還不能確定這三個人就一定是少林的人。”
莊錚急了,道:“師父……”
謝遜一擺手,打斷了莊錚,道:“錚兒,少林、明教都非同小可,不可輕啟戰端,沒有真憑實據,很難開戰,而且這件事情的背后,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相信師父,你父親的仇,咱們必報,無論涉及到誰,但不可魯莽行事。”
莊錚一向尊重謝遜,聽他這么說,也沒有什么異議。
莊錚整理行裝,和范遙返回西域。謝遜又把正在幫彭瑩玉的五散人中的冷謙和布袋和尚說不得也調回西域,幫助范遙和莊錚。
范遙臨行前,楊逍為范遙踐行。
楊逍舉起酒杯,對范遙道:“范兄弟,我是真不舍得你離開,在這明教之中,也就兄弟你會真心幫我。”
范遙道:“大哥,咱倆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跟隨陽教主,又何必說這種話。”
楊逍嘆道:“兄弟,你別看我現在總領明教的事務,可是,教主下屬的又何止是明教?謝虎的勢力,比起明教只強不弱,還有那么多門派也都是和教主交好,和我們明教沒有半點關系,唉!就算是明教中人,又有幾人會聽我號令。”
范遙無心權位,只是從小在明教長大,天然繼承明教的反元大業,而且他地位尊崇,在明教也是處處受人尊敬,唯有在黛綺絲那里碰壁,但都是些陳年舊事,他早就放下,也已經娶妻生子,對謝遜更是心服口服,所以沒有楊逍這么多感慨。
范遙知道楊逍權力之心很重,這些年兢兢業業,把自己從一個江湖人,轉變成為了一個行政人員,他想成為謝遜之下第一人,可是哪有那么容易。
范遙勸道:“大哥,教主的才干、武功已經勝過陽教主了,這幾年咱們明教的發展也遠勝以往,未來奪取天下也不再是夢。大哥現在把明教管理得井井有條,教主不會看不到,咱們未來位列朝堂,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教主放權給咱們,咱們接著就是,但如果咱們爭權,教主可不是個庸人,他要是猜忌咱們,以他的武功、手段,咱們可是沒有好結果。”
楊逍也知道范遙說得在理,可就是不甘心。以前都在江湖上廝殺時,他看上的是明教的這一畝三分地,現在有機會坐江山了,他對權力的向往更加熱烈,想要獲得更大的成功。
不談謝遜的能力,單單只看他的武功,楊逍就不能亂來,這可不是一般的謀朝篡位,多找幾個同黨、多籠絡一些勢力就行了。謝遜要是想動武,就算有千軍萬馬也無濟于事。況且楊逍連同黨都找不到,所有勢力的核心紐帶就是謝遜。好在他并不是想反謝遜,他只是想謀求更多的話語權。
沒多久,韋一笑從大都傳來消息:有宇文策的音訊了,他出現在了大都,汝陽王府。汝陽王就是那個平定北方的蒙古年輕將領,叫察罕帖木兒,有個漢名,叫李察罕,很有軍事才能,因為為朝廷平定了北方,被封為汝陽王。(察罕帖木兒在真實歷史中此時應該還是個孩子,在小說中出生時間被提前了。)和宇文策在一起的還有那個禿頭壯年,沒有看到所謂的蒙面僧人。
謝遜沒想到汝陽王也出場了。作為《倚天》中的重要人物,自己一直在找他。他不只是元末朝廷重要的軍事將領,還是一個喜歡插手江湖的人。自己必須要親自走一趟,為莊重報仇。
明教之中,楊逍坐鎮光明頂,范遙已經返回了西域,都沒法跟他去大都。
謝遜準備召回殷天正,再帶上謝虎去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