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劍抗擊海潮,開始時自然難以抵擋,可還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卓有成效,若在旱地上手持木劍擊刺,隱隱似有潮涌之聲。大雕的鐵翅也不敢觸碰他的木劍。
歐陽鋒日日在海潮之中練劍,日夕如是,寒暑不間。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木劍擊刺之聲越練越響,到后來竟有轟轟之聲,響了數月,劍聲卻漸漸輕了,終于寂然無聲。又練數月,劍聲復又漸響,自此從輕而響,從響轉輕,反復七次,終于欲輕則輕,欲響則響,而此時歐陽鋒的九陽神功接近圓滿,龍象般若功也到了第八層,達到了天下絕頂的境界。屈指一算,歐陽鋒離家已經整整五年了。
五年來,歐陽鋒心無旁騖,一心練武,沒有任何俗事牽絆,既沒有回過白駝山,更沒有關心過雙旗鎮。
他對練武有一種急迫感,沒有絕頂境界,心中就不安。
自從來到了《射雕》的世界,歐陽鋒心目中就已經有了一個對手,王重陽。他一直都在為華山論劍做準備,并不是為了《九陰真經》,就是為了王重陽。如果在華山論劍時不能戰勝王重陽,那么自己就永遠沒有機會勝過他了。因為華山論劍過后不久,王重陽就死了。
王重陽可是這個世界被金庸確認的天下第一,連張三豐都沒有這種待遇,自己一定要珍惜這次與他交手的機會。
當然這個時候王重陽還不是公認的天下第一,但全真教的聲勢已經直逼少林。這個新興的道派,影響力也超過了龍虎山的天師道,隱隱成為天下道教之首。
不過,歐陽鋒并沒有在中原逗留,他不急于與其他四絕會面。現在還不是自己進軍中原的最佳時機,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才是。甚至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時,真正達到巔峰的,也只有王重陽,其他人還遠遠不夠。
他原本也不過是為了玄鐵寶劍和菩提曲蛇才來的中原,只是沒想到獨孤求敗的練功方法對自己有這么大的幫助,這才在此滯留了五年。
歐陽鋒想回家了。他現在身邊跟著一個大雕,不適合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出現。要是把大雕留下,只身離開,又很舍不得。他就帶著大雕,提著玄鐵寶劍,挑一些偏僻的、人跡罕至的小路,往西北走。
途徑少室山時,站在山腳下,歐陽鋒遙望著這幽幽古剎,香火鼎盛,前去拜佛的人絡繹不絕,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剎”。
少林寺能有偌大的名頭,絕不僅僅是武功底蘊深厚,主要是他們更接地氣,更世俗。就算不是武林中人,只是個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少林寺了不起。而佛教這種外來教,能在這塊土地上影響力巨大,也是因為他們能扎根群眾。
道教這種本土宗教就差很多,信仰道教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煉丹更是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這對于以文盲居多的古代,發展就不如佛教了。佛教是只要你能真心誠意的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所以說佛門廣大,無不可度之人。
拜佛的人很多,并不都是武林中人前來切磋武功的。
歐陽鋒沒有下拜帖,他前世來這里是以武林同道的身份,這次只是充當一個普通游客。
要知道在《射雕》和《神雕》的故事中,沒有少林的蹤跡,幾次華山論劍都沒有少林的人參與。可在《天龍》和《倚天》中,少林又是實實在在的天下第一大派。而《射雕》劇情開始的時間應該在十多年以后,那個時候,武林之中就是以全真教為尊了。
歐陽鋒領著大雕一出現,知客僧就拋下了其他人,過來接待歐陽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