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鋒彈的箏曲卻是周星馳電影《功夫》里天殘、地殘的音波功,名字叫《箏鋒》,鐵箏的“箏”,歐陽鋒的“鋒”,改編自琵琶名曲《霸王卸甲》。
在音樂一途,歐陽鋒自問沒有黃藥師的天份、才情,要讓他創作出如《碧海潮生曲》這樣的極品絕無可能。
他只是將自己的內功注于琴弦之上,之所以使用鐵弦,也是為了使它能夠承受自己的功力。
歐陽鋒的鐵箏酸楚凄厲,聲如裂帛,仿佛身陷戰場,一往無前,視死如歸。
黃藥師的洞簫柔美哀傷,有如閨中私語,充滿誘惑之意。
這一番無形的比試,更加兇險,稍有不慎,就可能身受重傷。
黃藥師意境更高,歐陽鋒功力更深,到底不是正面對決,想要分出勝負,絕非一朝一夕的事。
黃藥師并不是想戰勝歐陽鋒,他知道自己的簫聲奈何不得歐陽鋒,他的這個選擇就是在揚長避短。
沒曾想,就算是融合音律的武功也不能讓自己專美于前。
歐陽鋒的鐵箏并不悅耳,甚至是刺耳,但威力絕對不比自己小,而其中的崢嶸昂揚之氣,同樣讓人熱血沸騰。
黃藥師知道自己這次華山之行結束了,無一勝績讓他有些狼狽,但更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在這里年齡最小,還有更多的路要走。回去以后,定要勤修苦練,等待下一次翻盤。
一曲終了,余音裊裊,黃藥師站定了腳步,放下了玉簫。
歐陽鋒箏音忽緩,曲終人散,放下鐵箏,站了起來。
黃藥師由衷道:“鋒兄,佩服、佩服。”
歐陽鋒道:“藥師兄這一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歐陽鋒只是粗通音律,意境差的遠了,有機會定要再向藥師兄請教。”
黃藥師明白,歐陽鋒這是想要和他交流音律,并不是要挑釁他的武功,所以欣然接受。
第五天,也是華山論劍的最后一天,黃藥師輪空,段智興對陣洪七,歐陽鋒對陣王重陽。
大家都知道,天下第一就在王重陽和歐陽鋒之間產生。首發更新
段智興和洪七都有些心灰意懶,他們這場比試,更像是為王重陽和歐陽鋒的大戰預熱。所有人都想盡快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二人身份都是武林中至關重要的人物,走到哪里都是中心,第一次成為配角,都從對方眼里看到了不甘,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但二人依然抖擻精神,怎么也要為自己的這次華山之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大理段氏和丐幫的交情由來已久,雖然段氏很少參與中原之事,但二人之間并不算陌生,至少要比和歐陽鋒、黃藥師熟悉得多。
一陽指和降龍十八掌都是當世絕學,聞名于世已久,他二人雖然沒有直接交手過,但心中都有應對之策。
洪七本來就是喜歡用實戰提升自己,經過三場大戰,收獲之大,遠超過以往。他又正處在精力、體力最高的時候,可以說段智興面對的,和最開始歐陽鋒面對的已經不是同一個洪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