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泱泱大國的氣度可是嚴重不符,我們講究的是「厚往薄來」、「以德服人」。
葉孤城最煩的就是這種「以德服人」,道:「當年幾個倭寇在沿海殺人越貨,就把漢人嚇得聞倭人而色變。如果我們抓住他們,報復得比他們還殘忍,讓所有敢來我們這的倭人都好好想想,一旦落入漢人的手里就會生不如死,他們還敢來嗎?」…
葉孤城繼續道:「倭人敢擾我沿海,我們不禁海,反而出動水師報復,封鎖扶桑海域,但凡出自扶桑的船只,無論官船還是商船,一律劫掠,所遇倭人,無論男女老幼,一律處死,他們還敢惹我們嗎?」
這豈不是可以媲美武悼天王的「殺胡令」了嗎?可是現在的情況與當年相比,也完全不一樣啊!
金九齡駭然,連他這個繡花大盜聽了葉孤城的話都覺得心驚,顫聲問道:「那不是會引起更強的報復?」
葉孤城搖頭道:「不會,這只會讓他們畏懼,進而臣服。國家、民族之間不存在‘以德服人,,用力量威懾,用利益捆綁。今天你們也看到倭人切腹自盡了,何等悍勇。這樣一個民族,武力就是一切,只有讓他發自內心的害怕,才能
讓他們順服。想讓他們一直順服,就要讓他們一直害怕。」
葉孤城的話太標新立異,讓所有人一時都消化不了,只覺得葉孤城說的不對,可又說不清錯在哪里。
皇帝問道:「那我們下面怎么繼續談?」
葉孤城沉吟片刻,道:「如果讓我決定,就先把議和放到一邊。倭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漢人女子,被阻攔還敢殺人。我雖答應只要他們團長切腹,就饒他們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每人斬去右臂,逐回倭國。他們要是還想議和,就重新派人來。」
「這?」
沒人敢答應這么做,葉孤城的很多想法都有違國策,也違背祖訓。誰敢這么草率,就聽信一個江湖散人對國家政策的改動。
葉孤城也知道自己的話對他們沖擊太大,就道:「我可以親自去扶桑回話。」
現在葉孤城越是表示想親自去扶桑,皇帝就越不敢讓他去,實在不知道他到了扶桑還會干出什么驚世駭俗的事。
葉孤城道:「如果皇上堅持議和,禍是我闖的,我必須親自去扶桑。此行也沒有想象中的兇險。」
皇帝眼前一亮,問道:「何出此言?」
葉孤城道:「其實豐臣秀吉并沒有絕對控制扶桑,德川家康的實力就不比他弱,他也是通過嫁妹,交換質子的方式與德川結盟。像上杉氏、毛利氏、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都實力雄厚。我們隨便以別的方式支持其他幾家,讓他們的實力都膨脹起來,他們內部就會不穩,也不會再出來打仗了。」
皇帝大喜,這是個好辦法,就算他們明知支援自己的人不懷好意,也不得不接受,這就是「陽謀」。
皇帝問道:「那支持誰?」
葉孤城道:「支持德川家康,讓他實力超越豐成秀吉。德川家康也是亂世梟雄,必不甘屈居人下,德川家康的家族也比豐臣秀吉家的族繁榮,他必反。」
皇帝道:「那德川家康勝了,不還是一樣。」
葉孤城道:「等德川勝了,就再支持屈居他身下的上衫氏,總之就是永遠支持第二打第一。不能讓他們平衡,平衡了,反而穩定了。等過了幾輪,就算他們看出了我們的目的,不打了,我們還可以選擇實力更弱的家族,總會有人選擇合作。
。
一九八零年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