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華山的路上,林平之拐到洛陽,把自己的母親也接上了華山。這也表示他心中完全放下了對師父的懷疑。
岳不群從始至終都沒有表露過自己已經知道林平之的內心,一切都在順其自然,這讓林平之慶幸之余,又深感愧疚。
再回華山又多了一名弟子,不學武只學文的牟振。
牟振已經習文多年,岳不群發現他基礎打的還真挺牢靠。
而且牟振頭腦也很靈活,不死板。只是讀書容易呆,可是習文習武就讓他擁有了更加活躍的思維。
岳不群還真的很喜歡牟振,一表人才,腦子里也有東西。自己的諸多弟子之中,還真是獨一份,即便在整個江湖都很少見。
不用再從頭教起,岳不群給牟振準備的課程純粹就是提高班、沖刺班,全都是為考試服務的。
岳不群該真研究過這個時代的八股取士。
代圣人立言,題目又都出自四書五經,固定思維,固定模式,格式死板,考生迷糊,考官同樣迷糊。
可是有一種東西叫「應試技巧」,越是這種模式,其實越容易取巧。
而且真正的高手利用既有規則,依然可以插入自己的觀點,優秀的人才,照樣會脫穎而出。
四書五經里面字數有限,各級各類考試都從里面出題,而出過的題一般是不能再用。
岳不群就每日一題,自己出的也是隨心所欲,牟振就是不停地寫寫寫。
岳不群暫時放下其他事,主抓牟振,想要再創奇跡。
岳不群閉門不出,門外卻是風云變幻。
蒙古侵犯不出意外地被擊退了,牟大人和劉正風都立下軍功,春風得意。
江湖上也沒有消停,殘廢的左冷禪更加變態,對其他三岳的事頻頻插手,插手程度之深,令人發指。
岳不群宣布退出五岳聯盟,其他三岳可沒這么說,左冷禪依然還是盟主。而且嵩山派的實力似乎不退反進,讓人摸不著頭腦。
恒山數次求助,岳不群卻無動于衷。
莫千軍悄悄上華山,對岳不群道:「師父,那個楊蓮亭的上司揪出來了。」
岳不群問道:「誰?」
莫千軍道:「鄭國興,就是當初和我競爭,把少林方生大師推薦給牟大人的人。」
岳不群心中一動:「如果是少林,確實很多事就合理了。」
《葵花寶典》就是從少林流傳出來的,他們一定非常了解《葵花寶典》。
岳不群在與左冷禪決斗時,二人都用了「辟邪劍法」,方證大師目光如炬,一定看出了端倪。
少林沒有大張旗鼓地在江湖上宣傳,那是因為有資格染指《葵花寶典》的本來也沒有幾個人,而最適合打頭炮的就是東方不敗。
至于把楊蓮亭安插在東方不敗身邊可能就是少林的習慣使然,這不就在關鍵時刻用上了嗎。
他們只是沒有想到岳不群竟然還和東方不敗有勾結,勾結的是如此隱蔽,就讓楊蓮亭漏了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