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人有和岳不群相見恨晚之意。
武功一途他不懂,但知道岳不群剛剛培養了一位武狀元,在他的認知中,武
狀元就是武的極限了。
而岳不群轉眼又培養出一位文狀元,楊大人自問文學不弱于任何人,就和岳不群切磋文學。
楊大人可是個神童,八歲成名,十四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踏入仕途,是有真才實學的,岳不群就不在他面前抖這種小機靈了。
岳不群沒法在一年之內把牟振培養成文學家,只能讓他應付考試,但岳不群自己的文學功底可不是蓋的。
無論楊大人切磋哪方面,岳不群都應對自如,不見凌厲,卻讓楊大人如沐春風。
楊大人知道自己遇見高人了。
以文會友,岳不群的書法造詣也讓楊大人一驚,水平之高,堪比自己的好友大學士李東陽,自己都頗有不如。
這場會面相見甚歡,岳不群和楊大人都心滿意足,牟總兵在旁邊看著也是心中佩服。
當初把岳不群請到京城,自己卻態度矜持,放了他的鴿子,回想起來,牟大人也覺得汗顏,最后搞得自己兒子痛失武狀元。
還好自己醒悟得及時,剛和岳不群親近,就在西北立功,兒子狀元中得又有些迅雷不及掩耳,讓自己反應的機會都匱乏。
岳不群站在桌案前,正在用心的揮毫,楊大人和牟大人一左一右,看得也聚精會神。
楊大人非要留下岳不群一副墨寶,岳不群不能不盡全力。
突然,岳不群筆下一頓,停住了。
楊大人一愣,正寫得順暢怎么能停,不一氣呵成可就不美了。
正要開口詢問,岳不群抬頭盯著窗外,眉頭微皺。
牟總兵立刻就反應過來了,就要上前擋住楊大人。
「嘭」的一聲,窗戶四分五裂,一把劍已經到了楊大人眼前。
事情發生的太快了,楊大人毫無反應,牟總兵想擋已經來不及了,岳不群手中的毛筆突然飛了起來,正中楊大人眼前的快劍。
空竹的筆桿,擊飛了長劍,這時牟總兵已經把楊大人擋在了身后。
岳不群神色不變,一招就試出了這一劍的功力。
第二劍閃電般的又到了楊大人面前,中間隔這個牟總兵卻毫無阻礙。
「好快!」
牟總兵大驚,他剛想反應,岳不群的手已經到了。
這次他沒有擊飛長劍,而是伸手掐住了劍身,閃電就停在了楊大人面前,再進一步就可以殺了楊大人,可是就是這一小步,卻成了天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