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也陷入了沉思。
趙佶、蔡京和童貫都盯著黃裳,其實也是在考驗黃裳的立場,畢竟他和蕭峰的關系遠在他和趙佶的關系之上。
黃裳思考半晌才開口:“陛下,臣有兩個問題,第一,聯合女真人的目的到底是取回燕云十六州,還是滅遼?第二,陛下變法到現在,陛下是否有信心把變法進行到底?”
三人聽了也互視一眼,不明白黃裳話中何意。
趙佶道:“取回燕云和滅遼不矛盾吧,至于變法……”
趙佶看了蔡京一眼,蔡京是變法的主力,比皇帝更清楚其中的門道。
趙佶這一眼,蔡京就不能不謹慎回答黃裳。
黃裳是那個放棄唾手可得權力的人,尤其是他和皇帝的親密關系,皇帝一定會很尊重黃裳的意見。
蔡京小心翼翼地答道:“變法雖然一直在進行,但并不順利,遇到的阻力也不小,有些政策還不敢急著執行,怕操之過急,引起更大的不穩。”
黃裳點頭道:“太師說的是。早在王相公變法時,太師就是骨干,深知其中的厲害。有些時候失敗不是因為錯了,而是因為太著急。只是我想問太師,即便咱們這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變法就一定能成功嗎?”
蔡京沉默,新法的很多政策是在斷世家大族的根,到底會引起什么樣的反彈,誰都說不好。這也是皇帝不敢輕易和外部開戰的一個原因,內憂永遠重于外患。
黃裳道:“如果外部是穩定的,一時間他們不敢反應過激,可是一旦開戰,耗費錢糧巨大,就都會落在南方大族的頭上,他們會怎么反應,實在難料。”
趙佶問道:“看來老師是不贊成聯合女真人滅遼了?”
這其中有沒有蕭峰的因素,沒人能猜得到,童貫心中有些替黃裳擔憂,他能過皇帝這關嗎?
黃裳不慌不忙道:“臣不贊成聯合女真人,也不贊成滅遼,但收回燕云,臣卻以為正當時。”
趙佶問道:“這是何意?”
黃裳道:“這也是臣問陛下目的到底是燕云還是滅遼,二者是不矛盾,但也不是一回事。”
趙佶道:“老師有話直說。”
黃裳道:“燕云十六州是大宋歷代皇帝的心病,收回燕云十六州的辦法不知有多少人想過,臣也想過。臣的想法是收回燕云需要一個時機,而女真人反遼,正是這個時機。”
趙佶問道:“那老師為何反對聯合女真人。”
黃裳道:“臣的想法只是收回燕云,卻不是消滅遼國,臣是想保住遼國。”
趙佶問道:“這兩者到底有何區別?”
黃裳道:“臣一直希望我們的北方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無論他們強大與否。臣也一直在等待北方再崛起一個新的民族,可以是女真,也可以是別的民族,但臣不希望遼國覆滅。”
趙佶對女真沒什么感覺,但對遼國卻有豐富的感覺。
趙佶沉默,宋長期與遼的屈辱外交和歲幣負擔,使宋遼百年和平下隱藏著宋對遼深深的恨,黃裳的話不得皇帝的心。
黃裳看出趙佶不爽,繼續不慌不忙地道:“如果我們聯合女真人,真的消滅遼國,然后呢?女真人南下就是必然。恕臣直言,在臣看來宋軍打不過遼國,更打不過女真人。到時候我們到手的燕云得而復失事小,他們長驅直下,飲馬長江也不是不可能。
1秒記住網:。手機版閱讀網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