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說了,黃裳也就知無不言:“創造一個適合的機會,既然問題的根源是沒經歷過戰爭,那就在這里重新再打一仗。”
只聽說防著造反的,沒聽說過期待造反的。
三人面面相覷,不知該怎么接黃裳的話。
趙佶問道:“怎么創造這個機會?”
黃裳道:“宋遼對峙就是一個合適的機會,只要朝廷對外用兵,對內的控制力必然下降。臣之前說的,一旦女真反遼,咱們就在北部列兵,看似是為了和遼開戰,實際是為了集結兵力,防備國內的變動。在臣看來,大宋整飭軍備已經刻不容緩。我們的軍隊不只疏于訓練,戰斗力低下。而且吃空餉的事應該不在少數,陛下以為自己有那么多軍隊,實際并沒有那么多兵,真正需要時根本無兵可派。”
趙佶臉色陰沉,黃裳直斥軍事的弊端,毫不遮掩,讓趙佶有些傷顏面,心情又有些沉重。軍事改革也是變法的一部分。
黃裳道:“陛下,也不必過于憂心,這些問題不難解決。女真人抗遼是必然的,遼對女真的壓迫愈來愈烈,只要女真人拳頭夠硬了,自然就會反抗,唯一可慮的就是他們的拳頭不夠硬。現在女真人不與我們結盟,短時間沒內還沒有能力正面抗遼,我們就還有時間。女真人什么時候反遼,由我們決定。在我們準備的同時,可以有節奏地暗中扶持女真人,當我們準備就緒時,女真人也就達到了能正面抗遼的實力。到時候,我們什么都不用提,他們自然就會開戰。”
這就又回到了之前黃裳所說收回燕云的策略,連帶著連國內的變法也統一在一起,互相影響。
黃裳的話夠讓三人消化一陣子了,沒想到在朝中從來都無足輕重,現又隱居在江南的黃裳,心中有一盤這么大的棋。
至于黃裳到底是不是存心報復江南世家對黃家的排擠,要這么釜底抽薪,徹底毀掉各大家族不得而知。但無疑,他的狠辣招術,給皇帝指出了一條明路。
趙佶激動道:“朕數次相邀,老師都不肯為朕分憂,這次朕親自來請老師,老師一定要隨朕回京城。”
蔡京雙眼一閃,皇帝這是準備用黃裳代替自己嗎?
黃裳卻道:“說來慚愧,讓臣說說還可以,真做就不行了。而且朝中無限的黨爭,臣既不擅長,也沒有耐性。”
黃裳的話讓旁邊的蔡京一驚,和皇帝這么說話,未免太隨便了,難道不能含蓄點兒嗎?
趙佶相信黃裳是真不想入朝,他不是第一次相邀,這次更是親自邀請,黃裳依舊拒絕。
可是黃裳能說出這么多,可見他不是一個無心之人。而且這么大的局,趙佶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握住,全靠蔡京?問題是蔡京能行嗎?
趙佶必須想辦法把黃裳帶回京城。
趙佶道:“朕曾夢游神霄府,赴玉帝所。現有意遍搜普天下道家之書,雕版印行,這個任務除了老師,朕想不出還有誰能做好。核查道經,不過就是讀讀書,這對老師來說,和在家沒什么區別,還請老師一定要幫朕。”
《九陰真經》!
又回到《九陰真經》的起點,仿佛是輪回,又像是宿命。不過現在是先有《九陰真經》,后有《萬壽道藏》。
但黃裳真的不拒絕,《九陰真經》此時與自己而言,還真沒什么幫助,但《萬壽道藏》卻不不同,也許能有更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