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京城本來就暗流涌動,晉王府又鬧出這么大動靜,自然消息傳的飛快。
此時的晉王府匯聚著佛魔之爭、皇位之爭,深陷其中的人,誰都不能無動于衷。
太子和梵清惠首先想到的也是石之軒和楊廣有勾結,可還是那句話,沒證據,既不能指控,又無權過問。但他倆還是沒忍住,現身晉王府。
正看見楊廣和智慧大師面對面的站著,氣氛劍拔弩張,可能再晚來一會兒,就要打起來了。
不過一向以寬容、慈悲面目示人的梵清惠此時卻沒有壓事的想法,她完全就是一副冷峻的面容,對楊廣問道:“邪王逃跑為什么會往晉王府里逃?”
她和楊廣的關系已經不需要掩飾了,此處沒有外人,尤其太子也在場,勢必要讓太子認識到晉王的威脅。
楊廣看到一個完全意料之外的梵清惠,心中也一震,這是原著中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佛門領袖。
也對,原著中梵清惠的很多話其實站不住腳,之所以能一路風輕云淡,是因為大家都在主動給她遞臺階。
現在是一個完全不給面子的楊廣,她實在沒有必要繼續掛著那副虛假的面具,展露出犀利的真面目。
楊廣道:“他逃進王府只是這四個和尚的一面之詞,本王沒看到。如果是真的,那也是因為他是被這四個和尚追的慌不擇路才進了王府。如果因為這個,王府里的人出現任何閃失,都要算到這四個和尚的身上。”
四大圣僧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只是謙虛之詞,沒想到讓楊廣順勢真的就把屎盆子扣到了他們的頭上,讓四大圣僧也為之語塞。
梵清惠暗呼楊廣厲害。
太子把父子三人的對話毫無保留地反饋給了梵清惠,梵清惠和楊堅一樣,也立刻意識到了楊廣想消滅門閥的用心,只有太子一人處在懵懂的狀態。
梵清惠第一沒想到楊廣完全沒有保魔門的想法,第二沒想到楊廣年紀輕輕就已經在猜忌門閥了。這三大門閥不只在大隋建立時立下奇功,和楊家還沾親帶故,這都讓楊廣豎成靶子。
太子和楊廣一比,差得太遠了。
太子無能是好事,但有個這么厲害的親弟弟可就不好了。
晉王府的一舉一動都在梵清惠的監視之下,她知道祝玉妍曾經出現過,卻沒想過石之軒會和楊廣有交集。
石之軒行蹤之隱匿,多數人都是只聞其名而未見過其人,誰都沒有想過他會拜入佛門。
要不是現在京城佛魔云集,是個火藥桶,石之軒不能不關心導致露出馬腳,不知道他還會在佛門隱藏到什么時候。
當得知石之軒逃進晉王府時,梵清惠大吃一驚,她絕不相信石之軒這種人會慌不擇路、漫無目的。
現在被楊廣倒打一耙不要緊,她原本也沒想過能在楊廣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東西,她只是在提醒太子提防楊廣,而說的這么直白,也是怕說隱晦了太子聽不懂。
對于楊廣的倒打一耙,梵清惠仿佛沒聽到,繼續道:“貧尼一直以為晉王不是個敢做不敢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