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臣服北周、臣服大隋,同時也勾搭南陳。自從大隋滅南陳以后,高句麗對大隋的態度就是警惕、戒備。
楊廣屢次召高麗王入朝覲見,高麗王都沒來。
不只沒來朝見楊廣,還暗中派使者勾結dtz。
站在高句麗的角度,這沒錯,但大隋想明確自己的東亞霸主地位,絕不可能這么放任高句麗。
身為大隋的君主,既然小朋友不聽話,還是得打屁股。每一個有遠見的中原君主,征高句麗都是必然的,楊堅如此,楊廣如此,唐太宗、唐高宗都是如此。
但楊廣一直沒有動。
楊廣也想像歷史上那么折騰,因為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絕不是楊廣任意妄為。
但現在,楊廣再想折騰,也得把時間線拉長,一件一件的折騰,而不是放到一起折騰。
對高句麗的不安分,楊廣依舊沒動。
從國力上講,不要說自己苦心經營的大隋,就是歷史上被隋煬帝折騰的天翻地覆的大隋,也遠遠不是高句麗能比的,可是因為各種原因,征討高句麗依舊失敗。
唐太宗絕代帝王,也沒能征服高句麗,直到唐高宗李治。
楊廣最怕出現這種不合邏輯的、與氣運相關的事出現,因為這種事他也很難控制。
長孫晟被楊廣派去柳城郡,那里是大隋、dtz和高句麗之間的“金三角”,扼住高句麗通向大隋和dtz的要道。他是靠經營突厥起家,絕不可能放棄與突厥的關系,這也正是楊廣看中他的地方。他把自己的弟子趙德言派去dtz,發現有高句麗人暗訪dtz。
高句麗暗通dtz這是歷史書上寫得明明白白的,用不著任何人報告。
楊廣本來連理的心思都欠奉,他想把高句麗留到最后,但長孫晟報告了,楊廣只是隨口道:“殺了高句麗使者。”
雖然還不想大動干戈,但殺幾個勾搭突厥的使節,總不會傷了大隋的國力。
長孫晟嚴格執行楊廣的命令,高句麗出一個使者,就殺一個,連殺三個,dtz坐不住了。
啟民可汗剛離開洛陽沒多久,就又跑了回來。
dtz可汗這一動,影響不是一點點,首當其沖的就是西突厥處羅可汗。
你總往洛陽跑是什么意思?
他沒有膽量到洛陽見楊廣,于是派自己的國師,中原人石之軒暗訪大隋。
可以說此時的洛陽,東西突厥都有重要人物在,尤其是石之軒,到了洛陽根本就不用暗訪,搖身一變,化作大隋黃門侍郎裴矩,堂而皇之的見皇帝。
裴矩獻上了自己經營西域的杰作,一部涵蓋了西域四十四國山川地理、風土人情,多達三卷的《西域圖記》,還繪制了一張囊括了西域所有國家和重要交通節點的地圖。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