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玄初會楊廣,就曾環顧楊廣身邊之人,個頂個的功力非凡,最后把目光集中在宋缺身上。
宋缺如出鞘的利刃,并不在乎自己站在楊廣的身邊,毫不掩飾自己的鋒芒,因為畢玄是個值得一戰的對手。
作為同一級數的高手,像石之軒、宇文閥閥主宇文傷,都沒有表現出凌厲的戰意,作為武者而言,天刀宋缺,更加純粹。
而畢玄說起動武,心中就再不起半點波瀾。
他能看出宋缺不凡,但畢竟沒有寧道奇那種“宗師”的頭銜,所以無論畢玄怎么重視,都不可避免的有心理上的優勢。
而宋缺,即使自認為不弱于畢玄,但也是處于一個追趕者、挑戰者的地位,心理的浮動更大。但這種浮動對宋缺而言卻不是壞事,仿佛被注入一針興奮劑。
教軍場。
楊廣沒有封鎖畢玄和宋缺的比武,而是放到了洛陽最大的教軍場,圍觀者甚眾。
不只有一眾屬于朝廷的高手,朝中文武百官,還有東西突厥隨行使團的全部,包括突厥狼軍,五千禁衛軍維持較軍場秩序。
楊廣的禁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無不是以一當千,也是楊廣在展示大隋的軍威。
近萬人聚集在教軍場,還是顯得空曠,留給宋缺和畢玄的空間依舊很大。
楊廣派出這么多人圍觀,包括突厥士兵。如果宋缺敗了,不是更長畢玄的威風,更會讓突厥人對畢玄頂禮膜拜嗎?
楊廣不怕。
即使宋缺真的不敵畢玄,大隋還有最后一道心理防線,就是寧道奇。
其實是畢玄沒有退路,他是許勝不許敗,就因為他掛著一個“宗師”的頭銜,而宋缺作為一個挑戰者,卻是進可攻退可守。
宋缺握著自己橫行天下的天刀,遙遙指向畢玄,刀氣沖天,而畢玄負手而立。
馬下功夫,畢玄沒動兵刃,也沒做什么動作。
天刀犀利,畢玄也是個縱橫沙場的百戰將軍,殺氣之重,也是世間罕見。
畢玄厚重的手掌緩緩揚起,運起炎陽大法,小宇宙爆發,整個人仿佛都要燃燒起來。
宋缺目光一凝,手中的天刀筆直劈向畢玄,畢玄環抱雙掌,掌心相對,形成一個熾熱的氣場,連天刀都變得火紅。
宋缺橫刀揮擺,似慢實快,于不變中蘊含萬變。
畢玄撤掌,單臂大回環,一堵火墻涌向宋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