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將藩田分給百姓,解決百姓的生存問題,這就獲得了民心,其次他分的是藩地,不是士紳的土地,所以還并沒有觸及到士紳的利益,士紳對他便也談不上憎恨。
這樣一來,汝寧的百姓擁護他,士紳不恨他,利益受損的便只有汝寧最大的地主崇王府了。崇王已經落在高義歡手里,他有意見也不敢說,只能偷偷摸淚,所以汝寧一片祥和。
汝寧城中,一間院子內,外面幾名高軍士卒,手持長矛腰桿筆直的把守在門外,院子內部,王世琮、虎大威,還有幾個文官坐在院子內,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交談。
“王僉事,我聽人說,魯府君已經降了,周同知、張知縣也都去高賊那里做事,現在就剩我們了!”一名文官滿臉憂郁。
王世琮沉著臉,恨聲說道:“我觀這個高賊,善于收賣民心,今后必定是朝廷大患。魯府君也是被他迷惑了。”
那日高義歡一連找了十多個文官談話后,到今日已經陸陸續續有七人投效,現在就剩下院子里八個人,還在頑抗,不過他們現在也開始人心惶惶了。
大明朝的文臣,除了一少部分人外,大多數人并沒真的有多忠心于朱家,明末思想活躍,皇帝和大臣多數時候都是處于對立的狀態,文臣忠于的是大明朝廷所維護的官紳利益的體系,以及儒家的道統、法統。
李自成破壞這些,所以官紳對于流寇十分反感,然而他們這些日子以來,看著高義歡在汝寧府的舉動,卻有點慌了。
因為流寇正在發生質變,他們這么搞,多半是要得天下,那我們是不是要下明朝的破船,趕緊上艘新船,趁著他還沒成事,先占一個位置,教他咱們的規矩,掌握話語權,讓他遵循儒家治國的理念,繼續維護官紳的利益?
幾名文官起初都義憤填膺,現在一個個心里都懷了別的心思,王世琮見他們都不說話,遂即扭頭看向坐在一邊的虎大威,問道,“虎總兵,軍隊那邊什么情況?”
虎大威嘆了口氣,“別提了,朝廷幾個月不發餉,高賊上來就分田給銀,幾乎都降了。現在高賊新卒都已經幕了兩千人,朝廷怕是沒有收復汝寧的可能了!”
王世琮一問,心情又沉重了一些,他抬頭見院子里其他人已經開始動搖,不禁冷臉道:“諸位切記要沉住氣,高賊只是闖賊偏師,只要孫督師能擊敗闖賊,那高賊亦是一戰可擒。”
眾人心不在焉的點了點頭,現在只有等孫傳庭與李自成大戰的結果,再來決定以后的事情了。
此時,在通往城外的街道上,一陣馬蹄聲傳來,為首一員身才微胖的年輕大將,一身銀甲,威風凜凜,不時勒緊馬韁,放慢馬速,以免撞到街上行人。
高二哥領著十多名騎兵,奔出城門后,頓時便一夾馬腹,疾馳著沖出,身后趙柱子等剛學會騎馬的親衛,身子東倒西歪的跟在身后。
不多時,高二哥就來到城外一塊營地前,便見一百多名騎兵正在練習奔馳,不時便有人摔落下馬,另一邊數千新卒則正在練習拳法。
在拿下汝寧后,高二哥遂即讓張置業回去通報,然后令趙柱子領兵去接應,讓吳世昭趕快將俘虜押來汝寧。
在郾城大捷中,高二哥分得傷兵一千五百人,戰兵一千四百人,在汝寧又俘獲了近七百人。這些人員,除去傷勢較重的六百余人暫時于城中養傷外,剩下合計三千人馬,全部重新整編。
此外二哥又在汝寧募了兩千人,人馬就一下增加了五千多人。
高二哥原本是三千人,到陳州后收編陳州、項城等地豪強,增加一千兵力,人馬擴張到四千人。
現在除去他在郾城的損失,人馬已經有九千多人,算得上是一個小諸侯了~
(感謝房老大的10000打賞,感謝我跑啊跑啊跑的1000,幸福啄木鳥的1000,房間采光好,椿樹與秋螟的打賞,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感謝大家的訂閱,推薦,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