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在局部的勝利,并未能阻止清軍的南擴態勢,清軍依然保持著進取的姿態,不過清軍的兵鋒被稍弱,卻是不爭的事實。
此時,河南的態勢,高義歡收縮回豫州南部,清軍則完成了對豫東、豫北的占領。
豫州中部的汝州則被魏軍和清軍平分,不過雙方都默契的沒有在此駐守重兵,而是做為一個緩沖區域。
多鐸退回洛陽后,對人馬進行清點,大軍前后損失一萬一千余人,其中漢軍旗損失三千余人,滿蒙八旗也死傷了兩三百人,可以說損失慘重。
如果算上劉忠部一萬人,那損失便更大了。
這么大的損失,已經傷了南路清軍的元氣,再加上清廷的糧草誤期,多鐸短時間內已經沒有能力再起戰端。
多鐸回到洛陽后,大軍便進入休整的狀態。
這時高義歡在襄城逗留幾日后,便也班師回到汝寧,并收到了劉黑子的來信。
高義歡遂即得知多鐸速撤的原因,除了中他的算計之外,還有清軍從南方運糧的渠道,被劉黑子和明將高杰聯手截斷了。
這點有些出乎高義歡的預料,高義歡雖然寫信給了劉黑子,讓他去劫糧,但是劉黑子最多能控制運河西岸,晉商完全是可以改走陸路,繞開劉黑子活動的區域,繼續往北方運糧。
高義歡認為劉黑子的攔截,會一定程度上,增加清軍獲得糧草的成本,卻沒想到基本阻斷了晉商向北運糧。
高義歡看完信,才得知運河東岸,明朝督師高名衡麾下部將高杰,也盯上了晉商向北運送的糧草,并扮作流寇,沿河打劫。
這讓高義歡不禁一拍腦袋,沒想到天下間既然有這么多人才。
一時間,高義歡大感自己失算,應該交代劉黑子扮作明軍去打劫,而不是低調行事。
現在劉黑子和高杰一個在運河之西,一個在運河之東,兩人斗了幾場后達成默契,差點結拜為兄弟。
他們兩人在山東活動,便基本阻斷了晉商的運糧道路,晉商想要運糧,便只有走海運,但海運這不是一兩個月能做好的事情。
六月底是冬小麥成熟的時間,再加上征收和運輸,多鐸至少要在七八月間,才能獲得大批的糧草。
高義歡同多鐸一戰,持續四個多月,豫南的各種儲備,都基本耗空。
清軍受到糧草的限制,短時間內無法再次開戰,無疑讓高義歡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在回到汝寧后,各營對整個戰役的統計,也送到了高義歡的案臺前,除去損失的礦工不算,這一戰下來,魏軍傷亡人數也高達四千余人。
雖說傷亡主要來自阻擊多鐸的新附營,但對于人馬不多的魏軍來說,已經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好在,清軍損失更大,不僅被高義歡奪了四五千匹戰馬,還俘獲了四千多綠營兵,讓高義歡比較欣慰,這一戰也不算太虧。
這時,在清理傷亡,統計戰果后,整個戰事的掃尾工作,便基本結束,不過高義歡并沒有因此而輕松下來,因為另一個關于魏軍糧食儲備不足,只能堅持到六月初的消息被報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