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兵部的一名官員,正指著沙盤,說道:“五月二十日,鰲拜從寧夏府南下,殺入平涼府,意圖從涇源之地,突入司隸,被徐都督擋了回去。”
關中的精華在渭河平原,也是魏軍必須要死保之地。
高義歡注視著沙盤,問道:“現在鰲拜軍在那里?”
“回稟大王!”官員指著沙盤道:“鰲拜在平涼府被擋住后,兵馬向西進入蘭州府,應該是準備與從涼州破關的索尼會師,然后再尋機殺入司隸。”
甘肅之地,地廣人稀,百姓貧苦,在魏軍緊守大城,堅壁清野之下,清軍其實劫掠不到多少東西,也無法對魏軍造成太大的打擊。
清軍要打擊西魏的民心士氣,還是必須殺入司隸,沖入渭河平原,甚至兵臨西安城下才行。
這就像當年皇太極入寇關內,兵臨北京,給明朝帶來重大的打擊,使得攻守之勢,徹底易位一樣。
如果清軍兵臨西安,首先是關中將會損失慘重,其次西魏的威望將會受到重創,最后是清軍會發現他們劫掠關中的策略很成功,明歲必會再來。
因此高義歡的底線就是清軍不能殺入司隸,不能兵臨西安打他的臉。
這時,他聽說了兵部的稟報,遂即看向五軍都督府的眾將,問道:“眾位將軍是怎么安排的?”
李定國開口道:“臣等判斷,鰲拜和索尼會師后,極有可能再次尋機殺入渭河平原。”
說著李定國指著沙盤道:“關中形盛,有王者之基,東臨黃河,西接隴山,南倚秦嶺,北靠高原,四面皆是險要。鰲拜和索尼軍在關中之西,他們要殺入關中,只有兩條路走。第一條是,繞道隴山之北,從慶陽府殺入關中。第二條穿過隴山山口,攻打蕭關,殺入關中。第三條,是繞道隴右,從隴山之南,攻秦州,入鳳翔,殺入關中。這三條路的關隘,我們都駐有重兵,韃子以馬軍居多,缺少攻城器械和火炮,絕對打不進來。”
高義歡聽后微微皺眉,問道:“怎么都是防御之策,有沒有辦法,滅掉他們一支人馬,或者將他們逼出去!”
李定國搖了搖頭,“大王,這次清軍的戰法改變,不與我軍主力交戰,就是利用馬軍的優勢,四處流竄,我軍步軍居多,追又追不上,又不敢將兵力太過分散,怕反被清軍吃掉。目前只能沿著隴山一線布防,不讓韃子突入司隸,同時讓趙都督從寧夏方向往南壓,虎都督從甘州方向往東壓,穩扎穩打,慢慢擠壓清軍的活動空間。”
說這李定國頓了頓,接著說道:“臣以為,眼下要韃子退軍只有二種可能,第一種是黃都督突襲蒲津關得手,清廷讓韃子退兵。第二種可能就是韃子,糧草耗完,劫掠有限,又無法突入關中,最后無奈退軍。至于殲滅韃子,臣以為只有等到他們再次嘗試突入司隸時,才有機會,現在韃子騎兵四處流竄,我軍完全沒有戰機可抓。”
高義歡聽完神色有些凝重,他原本以為西魏軍已經很厲害,卻不想面對眼下的情況,卻也沒有多少辦法。
現在他的處境,還真與黃臺吉入寇關內時,崇禎的處境有點相似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