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他看見旁邊有一處土丘,“扶我上去!”
一行人喘息著爬上土丘,高名衡望了望眼前的明軍隊伍,尋找人群中的旗號,嘴里呢喃著念道:“奉節~忠貫~廣陵~建武~捧日~”
看著經過明軍的旗號,大多數精銳都成功突圍,高名衡老淚縱橫,終于支持不住,一屁股跌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總算是沖出來了。
清軍憑借騎兵的優勢,先一步搶占了宿遷,并在兩岸構筑陣地,擋住兩岸明軍繼續南撤的道路。
明軍幾次沖擊,都沒能沖開阻攔,本以為要全軍覆沒,不想戰斗到最關鍵的時刻,清軍的進攻卻忽然一松,讓明軍鑿開了清軍的阻攔,幾十萬人爭先恐后的往南逃。
這時高名衡看著低頭前行的明軍,不禁長長嘆息,心如刀絞,明軍雖然沖了出來,但元氣已經大傷,短期內已經沒有資格參與天下的角逐了。
這時一隊建制完好的明軍,卻逆流而來,為首一將騎馬來到高名衡面前,執禮拜道:“卑職見過閣老。”
高名衡問道:“你是哪一路的兵馬?”
“卑職張國維,是淮安來的守軍,奉命來接應閣部和靖國公!”將領說著左右看了看,又問道:“閣部,靖國公呢?”
“靖國公率忠武鎮,在后斷后,你速去接應!”高名蘅急聲道。
“遵命!”張國維一抱拳,奔回戰馬旁,飛身上馬,率部往北方急馳而去。
河東事急,多爾袞率領主力回師,掩殺明軍的清軍,并不多,由尼堪率領著,一路追殺到淮河附近。
淮河邊上,河面上明軍戰船來回穿梭,接應大軍過河,黃得功身穿銀甲,手提鐵槍,勒馬駐立在岸邊,身上鮮血浸透。
數萬清軍追至岸邊,尼堪勒住戰馬,看見黃得功和數千明軍騎兵駐立河邊,并沒有繼續進攻,而是遠遠看著北岸的明軍,一個個的上船,最后黃得功一拉馬韁,也拔馬上船。
淮安城中,朱慈烺的臨時行宮內,眾多大臣正做著總結,分析徐州戰敗后的局勢。
“陛下,清軍關鍵時候撤兵,怕是西魏取得了突破,多爾袞才放棄進攻我們。”
朱慈烺臉色陰沉,他本想趁著西魏與高義歡決戰,乘機北伐,撿個便宜,現在他卻吸引了清軍主力,成全了高義歡。
三十萬大軍北伐,只回來十萬人,黃得功多出受創,高名衡一病不起,朱慈烺的心在滴血,損失這么大,他甚至沒臉返回南京。
這時,一員戰將走了進來,他感受到氣氛的壓抑,但還是上前,行禮道:“陛下,尼堪派使者來見!”
“建奴還敢派人過來,臣殺了他!”吳易大怒,說完就要往外走。
阮大鋮卻站出來,伸手制止道“吳將軍,且慢!事已至此,聽建奴要說什么,對我們沒有壞處。”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