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漢民太少,已經讓孫可望感覺到,要控制現有的地區也有些吃力,所以孫可望只能選擇停下征戰,只要周圍的部落和國家名義上臣服于他,將他視為宗主,他便不再進攻。
此時孫可望掌控的人口超過一千五百萬,其中漢民兩百余萬,剩下都是西南少民,以及東南各國的人口。
西軍直接控制的版圖,乃云南、貴族、廣西大部,以及安南,臣服的藩屬有南掌、鄭主、占城、真臘,可以說算是一個大帝國了。
不過地盤大,人口結構中漢人太少,也使得西國政權并不穩固。
此時臨近新年,雖地處天南,年味一樣濃厚,這主要是得意于孫可望下旨,各地都需要與漢民一起慶祝新年。
就像滿清入主中原,以小臨大,沒有安全感,強迫漢民尊滿俗一樣,孫可望占據安南后,雖不斷向安南遷徒漢民,免費賜給田地,吸收了不少漢人過來,但心中依然有些不安。
因此孫可望頒布法令,各州郡都必須使用大西國的歷法計年,官方文書需要用漢字,各藩國也需要過漢民的各種節日,用潛移默化的手段,來同化他們。
清晨,天蒙蒙亮時,一陣陣清脆的打更聲,就在升龍城內的坊間巷子里回蕩,那聲音邊響,還邊伴隨著打更人洪亮的宣唱,“卯時已至,日出有曜,清晨天涼,要備衣袍···”
聲音打破城池的寧靜,升龍城內個個街坊間一下活了過來,許多的小販開始出來兜售,城中慢慢嘈雜起來,聲音慢慢鼎沸。
看這個情形,身處城中的人,仿佛覺得自己在中原的哪座城池,但他其實就是安南的升龍城。
清早,孫可望換上一身常服,同宰相徐以顯走到街道上,兩邊是各種早食攤子,街道上的小鋪和走街穿巷貨的郎身邊,都圍著購買年貨的百姓。
徐以顯道:“大王,臣以為安南人,與我們同文,貴族大多會說漢話寫漢字,習俗也與中原無益,我們應該接納他們,并用利益將其綁在一起,這樣我們立刻多出六百余萬幫手,徹底控制南掌、真臘等地便不是問題。”
孫可望與徐以顯進了一座酒樓,在桌邊坐下,聽著嘈雜的交談聲,問道:“先生的意思是?”
徐以顯道:“參考滿人的八旗制度,吸納一批安南人,借助他們的力量,來統治南掌、真臘,與東吁國作戰。這樣一來,安南人從被統治,便成協助統治,他們獲得了利益,便能減少安南人的反抗。其次,再招募安南八旗時,我們可以設置一些條件,比如必須會簡單的漢話,讓安南人自發學習,從而快速消化他們。”
孫可望微微沉吟,安南用的是漢字,只是說的是土語,如果讓他們用漢子,也說漢話,同時強調他們以前就是中原的一個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穩定了。
“這個建議不錯!”孫可望沉聲說道:“這件事由先生處理!”
這時兩人正說著,一名侍衛卻走了進來,對孫可望一陣耳語。
孫可望臉色一沉,站起身來,“南明的使者到了,先生與孤一起回宮。屆時你先見一見使者,看他來做什么,然后匯報給孤。”
當下一行人回到王宮,孫可望回到書房,而徐以顯則去會見使者。
不多時,徐以顯就來到孫可望的書房,孫可望不禁皺眉道:“怎么這么快?”
徐以顯道:“大王,南明使者帶來兩個事情,一是高義歡稱帝,國號大魏,年號武鼎,南明希望我們能赴行密約。第二件事是,南明想向我們借糧!”
孫可望一下站起來,“高義歡終究還是稱帝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