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縝突然發出一陣癲狂的冷笑,笑聲在空氣中回蕩,仿佛帶著無盡的嘲諷和不屑。
他,本是法家女圣人韓韻之子,自幼受法家思想熏陶,心懷法治天下的偉大理想。
二十歲那年,他毅然決然地獨自踏入西方天下,希望能將法家理念傳播開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公正、有序。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在西方天下的四十年里,他四處碰壁。
法家思想與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完全背道而馳,根本無法得到認同和推行。
盡管如此,張真縝并未氣餒,反而在困境中不斷磨礪自己,逐漸領悟了法家大道思想的精髓。
當他合道西方天下的法家思想后,他終于明白,自己的法家理念并非一無是處,只是需要找到合適的土壤去生根發芽。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返回南玄天下,心中憋著一股氣,決定要向這座道家骨、儒家皮的白華京發起挑戰。
南玄天下的道教思想已經與儒家禮圣的規矩框架大相徑庭,并且被世人廣泛推行和使用。
張真縝對此深感不滿,他認為這種偏離正統的思想會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
因此,他帶著滿腔的怒火和對法家思想的執著,來到了白華京,要以劍問天下,讓世人重新認識法家的價值和意義。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自從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戰斗之后,他的境界竟然一落千丈,仿佛遭受了重創一般。
不僅如此,他所秉持的法家理想也在那時開始逐漸淡出南玄天下的表面體制,宛如一顆逐漸黯淡的星辰,失去了還沒有綻放的光輝。
不過,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也許當年他的法家思想并非完全錯誤。
倘若他當初毅然決然地前往遠東天下,憑借著法家的思想和理念,說不定會有更為海闊天空的發展空間。
畢竟,遠東天下乃是兵家氣運最為旺盛之地,那里對于法家思想的需求和適應性都遠遠超過其他地方。
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法家思想無疑能夠得到更好的施展和發揮,或許真的能夠如魚得水、大展宏圖。
只可惜,時過境遷,如今的他早已與法家思想漸行漸遠,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
曾經的那個韓余已經徹底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叫張真縝的人。
這個名字或許代表著他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但也意味著他與法家思想的徹底結束。
“法家韓余,那就來吧!”
就在話音落下的瞬間,道老二仿佛全身的力量都被激發了出來,他周身的法力如同火山噴發一般噴涌而出,強大的氣勢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這一瞬間,他的身影變得無比巨大,仿佛整個世界都被他的氣息所籠罩。
他的拳頭更是如同山岳一般沉重,每一拳都蘊含著無盡的力量,仿佛能夠輕易地砸開一座山峰。
然而,面對如此恐怖的攻擊,張真縝卻顯得異常鎮定。他的身形如同鬼魅一般,飄忽不定,讓人難以捉摸。
他并沒有像道老二那樣釋放出法天象地,而是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將自身的法力匯聚于雙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