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他們南方天下和西方天下就能輕松許多,再也不必擔憂會在明面上被第五票輕易地一票否決了。
在這場議事中,首先開口的是儒家的文圣。
只見他輕撫著自己那長長的胡須,面色從容,不緊不慢地說道。
“各位遠道而來,這次的石亭議事還是跟往年一樣,五票三通為定。”
“關于盧羽的事情,各位想必都知道了吧?也聽說了吧。”
“我的觀點是,先拋開他是否是那傳說中的半個一不談,這種立定之事誰也說不清楚,也無法去保證所做的決定就一定正確無誤。”
“南玄天下的規則,不說百分百,但其中九十九也是我儒教的成效,所以即便是我那禮圣師兄,也不得不承認,他所說的道理也不完全正確。”
“在之前我就問過師兄一個問題,以一個正確的方法完成錯誤的結果,這種方法是對還是錯?”
“師兄無法回答。”
“如今,我再反問各位,一個以錯誤的方法完成正確的結果,這種方法又是對還是錯?”
文圣的話語如同一道驚雷,在他們幾人中間炸響。
這些人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大學問者,自然能夠理解文圣話中的深意。
盧羽,作為半個一的代表,其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限量,極有可能成為那獨一無二的“一”。
然而,這對于其他幾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末果”。
當以后盧羽真正成為那個“一”的時候,他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從大的方面來看,即使只是半個一,也絕非他們這些人所能輕易干預的。
畢竟,盧羽所擁有的半個一就已經已經遠遠超出了尋常規則的約束范疇。
而從小的方面來說,盧羽如今的行為,不就是正在以錯誤的方法去追求所謂正確的結果嗎?
然而,對于這種事情,又哪里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呢?
盧羽本身就具備登天的資格,這已經與對錯無關了。
已經演化成了,成王敗寇如此而已。
此時那菩提迦耶喃喃開口,語氣沉重,且足夠堅定。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先行之事,后必再行。”
“那么文圣,貧僧也有一個問題,既是錯誤的方法,那若是沒有這個錯誤的方法,是不是就不會再有正確的結果?”
菩提迦耶的話音剛剛落下,其他四個人的臉色都微微一沉,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了一起。
尤其是王正,他的眼神最為明顯,似乎有些難以掩飾內心的想法。
畢竟,他的目的與菩提迦耶如出一轍。在白華京的那場戰役中,道教和盧羽之間已經勢同水火,彼此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而此時此刻,佛教竟然也想要對付盧羽,這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王正心中暗自思忖,如果能夠借助佛教的力量,將盧羽推上斷頭臺,那么不僅可以解決掉這個心腹大患,還能讓道教在這場爭斗中占據上風。
想到這里,王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輕聲呢喃道。
“菩提迦耶大師所言極是,既是末果,那在末至之前,都應保持當下規則,五方勢力本就是為了四座天下千萬生靈秩序而存在,不可因一人而廢天下。”
妖祖鄙夷一笑。
“那就因天下而廢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