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趙廷暄正跪在太祖畫像前。
這幅畫像已經在京城梁王府里供奉幾十年,早已泛黃發舊,然而畫像上太祖爺的那雙眼睛卻依然炯炯有神,無論趙廷暄從左面看還是從右面看,太祖爺的眼睛都在看著他。
這讓趙廷暄心驚肉跳,每天罰跪的兩個時辰更加煎熬。
罰跪,是永嘉帝對趙廷暄做出的懲罰,從十天前開始,直到太祖爺壽辰,趙廷暄每天都要在太祖畫像前罰跪兩個時辰,且,在罰跪期間,他不能走出梁王府,每隔兩日,國子監會派人來給他傳授課業。
不要小看這項懲罰,今年太祖壽辰早就過完了,因此,趙廷暄要從現在跪到明年的九月。
對于十六七歲的少年人,最令他痛苦的不是罰跪,而是失去自由。
他不能走出梁王府,不能賞春,不能踏秋,雖然可以在府中會友,可是趙廷暄在京城根本沒有朋友!
而趙廷暄之所以會受罰,還要感謝他那位好舅舅聶二老爺。
前面說過,聶二老爺有功名,而趙廷暄既無封號又是白身,按制不能雇用有功名的人做自己的幕僚。
但是他是來京城做質子的,跟隨他一起進京的人,只能有三種人。
一是他的師長;
二是伴讀;
三是隨從(包括幕僚)。
所謂師長,可以是傳道授業的老師,也可以是家中長輩。
趙廷暄的西席利夫子隨行,因此,另一位師長的名額,聶氏便給了聶二老爺。
而那兩個伴讀的名額,則給了聶氏的兩位子侄聶華星和聶華則。
這二人分別來自聶家三房和四房。
聶家嫡支這一代共有四房,聶氏出自長房,聶二老爺是二房的,原本長房想送自家的兩個孩子來京城,可是三房四房不答應,不能好事都讓長房占了,最后聶家的長輩只能一碗水端平,讓三房和四房各挑選一名男丁給趙廷暄做伴讀。
初到京城時,兩人恭順謙恭,在國子監里偶爾和其他質子的伴讀在一起,也是處處謙讓。
因此,剛到京城的第一個月,他們在國子監的風評是很好的。
可是也僅僅一個月而已。
這兩人之所以能從其他兄弟中脫穎而出,主要原因是他們都是家里的驕傲,當然,成為驕傲的前提,是心肝寶貝。
他們都是家里的心肝寶貝。
他們在國子監發現那些伴讀們都是藩地官員家的孩子,甚至當中還有幾個是寒門子弟,因為讀書好才被選中來做伴讀。
聶家兄弟心中便不甘起來。
這些人,無論家世還是風儀,沒有一個能和他們相比的,比如那幾個時常被夫子夸獎的寒門子弟。
心有所想,言談舉止便放飛了。
趙廷暄察覺之后,便會出言制止,初時二人有所收斂,然而他們很快便發現,趙廷暄雖然制止了,但并沒有因此而疏遠他們,于是在一次次的試探之后,他們便越發放肆。
事情的起因,是他們嘲諷北燕王世子的伴讀岳秀“腳上的牛糞還沒洗干凈,不配談論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