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際上不是這回事。
因為證據不足,婁舉人又被打傷了,因此,兩名被告沒有收監,各回各家,崔三少也被崔大老爺帶回崔府。
崔家嫡房有五房人,這五房還沒有分家,全都住在崔府。
崔三少出自二房,他的父親是崔二老爺。
崔家這一代出了兩位進士,一位出自旁支,另一位便是崔二老爺。
崔二老爺雖是進士出身,可是這些年的仕途并不順暢,他的運氣不太好,兩任知縣,政績沒有,過失卻不少,因此,崔二老爺快四十了,也還是個七品,反而不如旁支的那位升得快。
雖然官職不高,可是崔二老爺這些年銀子卻沒少花,再說,如果不是上下打點,以他的過失,怕是早就被一擼到底了,當然,現在他也是墊底的。
不過無論如何,銀子花了,官位是保住了。
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年來,崔家另外四房對他們二房頗有微辭,明里暗里沒少抱怨。
崔三少是二房唯一的嫡子,崔二太太只生了他一個孩子。
崔二老爺這些年做官做得心驚肉跳,哪里還顧得上妻兒,因此,崔三少十四歲了,崔二老爺也沒有把他們母子接到任上,跟在崔二老爺身邊的是王姨娘,王姨娘侍候崔二老爺十幾年了,生了二子二女,四少爺只比崔三少小三個月,最小的九少爺剛滿周歲。
崔四少爺從小便被送回崔府,養在二太太膝下,九少爺年紀尚小,還跟在王姨娘身邊。
崔三少和崔四少年齡相仿,兩人一起長大,雖然只相差三個月,可是崔三少什么事都會讓著這個弟弟,從未把他當成庶子對待,而崔四少嘴巴很甜,讀書也讀得很好,比崔三少更得崔家老太爺和老太太喜愛。
而崔四少對二太太這位嫡母,以及崔三少這個哥哥也非常尊敬,因此,這些年來,二房一直都是母賢子孝,兄友弟恭。
可是就在崔三少被崔大老爺從衙門帶回家后,這一切都改變了。
那日,除了崔二老爺之外的幾位老爺齊聚在崔老太爺屋中,一番商議之后,便把崔四少叫了進去,接著,又叫了崔二太太。
崔二太太從屋里出來時,面色慘白。
崔三少不明所以,便問出了什么事,崔二太太哭著告訴他,老太爺已經決定,把崔四少記在她的名下,過兩天便會開祠堂告知祖宗,從此以后,崔四少不再是庶出,而是嫡子。
崔三少沒有多想,甚至還為崔四少高興。
以后弟弟和他一樣都是嫡子,將來也能說上一門好親事。
崔二太太雖然不高興,可這是長輩的決定,她一個婦道人家,丈夫又不在身邊,她還能怎么樣?
再說,即使丈夫在身邊,也會同意的,畢竟,她已經好多年沒有見過丈夫了,而王姨娘卻一直都在任上。
可是事情遠遠沒有結束,還只是開始。
接下來的兩天里,就連粗心大意的崔三少也發現了問題。
他好像變成了崔家的邊緣人,不,是透明人。
除了二太太,沒有人理他,大家都當他不存在,反而是崔四少,被崔大老爺叫到書房詢問功課。
可是從未經歷過挫折的崔三少并沒有太過在意,但是就在第三天的夜里,還是出事了。
那天還沒到掌燈時分,門房來找他的小廝長田,說是長田家的鄰居來報信,長田的阿娘病了,讓他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