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聶蓉蓉不用守孝,也就沒有范秋筠什么事了,不過,聶蓉蓉不用守孝的前提是聶二老爺沒有死,他不死,也就不會有后面的事了。
范大老爺一邊給女兒治病,一邊派人快馬加鞭回家,把這件事告知了聶宛華。
聶宛華是后宅婦人,她想事情的角度與范大老爺是不同的。
她立刻就猜到是誰做的了。
她的二嫂,聶二太太!
聶蓉蓉是不是也參與其中,不得而知,不過這件事,肯定和這對母女有關系。
但是現在聶宛華還不能將此事捅破,那樣一來,三老太太同樣沒臉,現在范秋筠和趙廷晗的親事還有求于三老太太,聶宛華不想得罪娘家。
可她也不想就這樣輕易放過那對母女。
于是不久之后,聶蓉蓉便因為痛經去請穩婆。
她不是初潮,以前只是身子不適,卻沒有像這樣一樣疼得死去活來,她先是忍著,后來忍不住了,丫鬟告訴給聶二太太,聶二太太便讓人去請穩婆。
這年頭,女大夫鳳毛鱗角,他們這里沒有,千金科的大夫都是男人,聶蓉蓉是未出嫁的姑娘,自是不便去請男大夫看這個。
穩婆從聶家出來后,外面便有了傳言,聶蓉蓉身子不好,不利子息。
接著,又有二太太和聶蓉蓉這對母女皆是命中帶克的消息傳出來,一時之間,本地高門大戶的后宅之中,都在談論這件事。
子息不利,又命中帶克的女子,哪個高門大戶敢娶?
聶家都在守孝,聶二老爺新喪,無論是斬衰還是齊衰,都在孝期。
因此,這些閑話傳出來時,聶家毫不知情,待到他們知道時,早已是夸張放大了數倍,傳得沸沸揚揚。
當然,這都是后話。
而范秋筠不久后便痊愈了,紅疹褪下,但是臉上卻留下了幾個顯眼的紅印子。
無奈之下,只好取消行程,卻又不想回到府里被堂姐妹們嘲笑,范秋筠只能暫時住在范家在外面的一處宅子里,這一住便過年了。
十幾歲的年輕姑娘,生機勃勃,過完年,臉上的紅印子便消得干干凈凈,還是膚白貌美的范姑娘。
范家父女重新上路,緊趕慢趕來到梁地,可是還沒到達梁都,他們便聽到一個最不想聽到的消息。
梁王府正在私下里和孟老翰林家議親。
私下里的消息為何會傳出來?
那是因為梁王府還在孝期中,自是不能大肆宣揚,可是過年的時候,趙二小姐從白鶴山回來后,便親自到孟家,把孟大姑娘接進王府,孟家也傳出消息,說在此之前,這位從山溝溝里找回來的孟大姑娘,就已經是端秀宮的常客了。
還有傳言,說孟家之所以能順利找到孟大姑娘,還是托了大郡主的福,是大郡主的人先打聽到孟大姑娘的下落,孟家才把人接回來的。
甚至還有傳言,孟大姑娘初來梁都,教她禮儀規矩的嬤嬤,都是梁王府派過來的。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