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董仙祠,已經看不出曾經是個書齋了,此刻香煙繚繞,隨處可見善男信女,左鄰右舍也不肯放棄這送到家門口的好機會,紛紛做起了小生意。
有賣香的,賣供果的,賣鮮花的,賣小食的,不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算卦攤子,好大一個招牌,上寫“鐵板神算”。
趙時晴也看到了鐵板神算本人,是個閉著眼睛不知是真瞎還是假瞎的瞎子。
剛剛那兩個大嬸口中的老騙子一定就是他吧。
趙時晴嘆了口氣,空歡喜一場,這個瞎子鐵定不是欠她錢的那個。
她問旁邊的大嬸:“嬸子,這個算卦的算得準嗎?”
大嬸是個大嗓門,震的趙時晴耳朵嗡嗡:“你是說王瞎子啊,咱們通安城里誰不認識他啊,他以前在二道門擺攤,現在董仙祠香火多了,他便搬來了董仙祠,別說,他算挺準的,小姑娘別急,等你訂親的時候,你娘就會拿上你的生辰八字來找王瞎子了。”
趙時晴眼睛更亮了,這個王瞎子顯然在通安是有口碑的,剛剛那兩位大嬸說的老騙子應該不是他。
趙時晴四下看看,并沒有看到那個欠債的騙子。
“走,咱們進去拜拜!”趙時晴大手一揮,幾個人請了香,便迫不及待踏進董仙祠。
大家摩拳擦掌,以后能不能變白、長高,變美,更聰明,親人過得好不好,全在今天這一拜了!
知道的是他們來上香,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來打仗的。
幾人中看上去最正常的就是萬如意了,她做了幾十年比丘尼,雖然僧道有別,可是那從骨子里透出的虔誠,一看就是真心誠意來上香的。
至于另外幾個,算了,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還能指望他們什么,沒有上竄下跳已經是他們很懂事了。
董家雖然家境殷實,卻也并非大富之家,院子不大,書齋也只是一座二層小樓,此刻,院子里已經排起長隊,這是要排隊進書齋的。
董家人在此引導,先去功德箱里施功德,趙時晴他們人多,所以施的功德也多,想到很快就能變白變高變聰明,大家爭先恐后往功德箱里塞銀子。
別人塞的都是銅錢,他們塞的都是銀子,是銀子!
董家人眉開眼笑,看他們的目光充滿關愛。
在其他各處的董家人很快接到信號,有幾個有錢的小孩子來了,帶著他們的那個雖然是個成年人,但是看上去呆頭呆腦,不太聰明的樣子。
于是,趙時晴便發現,他們受到了貴賓款待,有人來引路,不用排隊,直上二樓。
二樓就是董仙成仙的地方,也是許愿最靈的地方。
二樓地方更小,正中是三清像,下首一位仙風道骨的書生,正是傳說中的董仙。
知道他們要來上香,出門的時候甄五多每人給了二十兩,但凡有香火的地方,門前都很熱鬧,小孩子們喜歡的吃的玩的全都有。
所以現在,這二十兩就派上了用場,大家挨個許愿,又挨個在董仙旁邊的功德箱里塞銀子,旁邊的董家人眉開眼笑,一個勁地說大吉大利,心想事成。
幾個人許了愿,又在排隊信眾們羨慕的目光里下了二樓,董家人說了,這院子各處都有董仙留下的仙蹤,他們可以到處逛逛。
幾個人便在院子里逛了起來,果然,水井前的牌子上寫著董仙取水處,擺著香案,旁邊有個功德箱。
他們拜拜,然后再往功德箱里塞銀子。
再往前走,是個石凳,旁邊一個牌子,上寫“董仙停憩處”,旁邊放著功德箱,繼續走,是幾個臺階,這里是“董仙回眸處”,旁邊一只功德箱。
他們一路走一路往功德箱里塞銀子,然后便看到前面又有一塊牌子,上寫“董仙如廁處”,旁邊一只功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