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到達通安時,城門已關,一行人叫開城門,便直奔縣衙。
知縣得知刑部的人又來了,匆匆忙忙從后衙過來,衣裳不整,官帽都是歪的。
燕俠面色陰沉:“把那日去董仙祠的人全都叫過來!”
通安是個小地方,無論李捕頭還是衙役們,全都住得不遠,不到半個時辰,那日參與挖尸的人全都站在燕俠面前。
這些人被審了整整一夜,快天亮時,其中兩名衙役終于露出馬腳,小張供出老劉,老劉有個妹妹,和小張兩情相悅,老劉便趁機拉小張下水,否則就不同意這門親事。
當時董秀才的尸體已經被挖出來了,之后李捕頭讓人把土填回坑里,其當時負責填土的就是老劉和小張,兩人一起填土,老劉鏟的是之前挖出來的土,而小張則是朝著老劉指定的地方下鏟子,且,那只箱子埋得并不深,老劉還沒有填完土,小張便已經把箱子挖出來了。
小張全都交代了,可是老劉卻直接咬斷了自己的舌頭!
得知手下衙役參與此事,知縣和李捕頭差點原地去世,可是他們想要把自己摘出去,卻已是不能。
他們心里全都明白,即使最后查明他們毫不知情,也要承擔責任。
知縣明年就要任滿了,該走的門路全都走了,眼瞅著明年就能官升一級,可現在就別想了。
燕俠讓李捕頭去調查老劉,不到半日,李捕頭便查出來了,老劉的那個妹妹根本就是不是親妹妹,而是他的義妹,雖然同姓,卻沒有血緣關系,更重要的是,兩人還是情人關系,也就是說,這兩口子一起設局騙了小張這個傻小子。
而當李捕頭找過去時,劉家已經人去樓空,劉妹妹不知去向。
老劉已經在衙門里干了六年,一向老實可靠,李捕頭做夢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公認的老實人,斷送了他通往刑部的青云路。
李捕頭當即便拍了胸脯,一定要把劉妹妹找回來。
好在這一次李捕頭沒有吹牛,幾天后,劉妹妹落網,據她交代,她和老劉生過一子,一直養在親戚家里,可是前不久孩子丟了,正在兩人心急如焚時,有人找到他們,讓他們去城外的一處地方,挖出了那口箱子。
老劉是衙役,城門口的衙役和他全都認識,老劉把那口大箱子放在騾車上,外面用油布蓋住,謊稱是從老家拉過來的東西,城門口的衙役見到是他,根本沒有檢查,他順利把這箱兵器運進城里,一直藏在自己家里。
老劉很害怕,擔心被人發現這件事,可是兒子在人家手里,他只能聽令。
于是他和劉妹妹一商量,決定先找個替罪羊,如果將來被查出來,就推在這人身上。
這個人就是小張為了兒子,劉妹妹主動勾引小張,他們之所以選中小張,是因為小張是孤兒,而且人也憨厚。
再后來,機會便來了,董家人被抓回衙門,李捕頭連夜審訊,老劉就在旁邊,他在第一時間里知道了董家埋尸的地點。
而李捕頭見案子有了進展,便將董家人關進牢里,自己和衙役們全都回家睡覺,只等明天一早就去董仙祠挖尸體。
而老劉和小張并沒有回家睡覺,兩人連夜將那口箱子埋在黃桷樹下,埋箱子的時候還挖到了董秀才的尸體,兩人慌忙又把土填回去,換個地方繼續挖坑。
就這樣,他們搶在李捕頭命人挖出尸體之前,把那口箱子埋在董秀才隔壁。
現場被動過,肯定會留下痕跡,可是李捕頭卻什么也沒有發現,所以他被殃及一點也不冤枉。
而小張也并非只是挖出那口箱子,他本來就參與了埋箱子。
根據劉妹妹的口供,燕俠命人畫出那人的畫像,他覺得這人有幾分熟悉,仔細辨認后,發現此人與三皇子府里的金公公有幾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