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此時趙時晴還在瓜田里徜徉,而在那家古董鋪子的二樓上,楊勝秋和慧明公主正相對而坐。
因為小乖轉述的那句“母后”,讓趙時晴誤以為這句“母后”是指的皇后娘娘,而實際上,確實是皇后娘娘,可卻并非宮里那位,而是已故的孝康皇后!
這家古董鋪子是孝康皇后的陪嫁。
孝康皇后薨逝后,她的父親孟大人便乞骸骨,帶著全家離開京城回到原籍,孝康皇后膝下無出,記在名下的趙淵又已“夭折”,孟家收回了大多數的陪嫁,看到慧心和慧明兩位公主孤苦無依,孟大人還是把其中的四家鋪子做為日后的嫁妝給了她們。
這些年來,這四家鋪子仍由孟家留在京城的管事經營,以前兩位公主住在宮里,管事們不能進宮。
半年前,佳柔長公主要出宮靜修,大雍還沒有過待字閨中的公主出家的先例,佳柔長公主既不能出家,甚至也不能在紫竹觀長住,因此,永嘉帝便將距離紫竹觀不遠的一處宅子賜給了佳柔長公主。
按理說公主們在成親之前是要住在宮里的,但是佳柔長公主擺明是不準備出嫁了,現在給她賜府也無可厚非。
佳柔長公主是太上皇的老來女,她比慧心這個侄女還小一歲,加之她一心向道,甚少與宗室女眷來往,慧心和慧明反倒是與她最親近的。
佳柔長公主開府,慧心公主悄悄去求了皇后娘娘,皇后又替她們在永嘉帝面前說了不少好話,因此,她們二人得以與佳柔長公主一起出宮,暫時便住在長公主府中。
佳柔長公主雖是她們的長輩,但是年齡擺在那里,加之佳柔長公主一天十二個時辰,足有十個時辰在打坐,她帶出宮的嬤嬤們也和她一樣,不是念經就是打坐,因此,慧心和慧明搬過來之后,過得比以前在宮里時自在多了。
比如今天,慧明公主就能避開丫鬟婆子獨自出門,放在以前這是做夢也不敢去想的事。
此時,她正小心翼翼地坐在那里,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孩子。
“秋哥哥,皇后娘娘給姐姐和我各看中一門親事,一位是翰林院庶吉士尤瑯,一位是太常寺寺丞姜紹元,皇后娘娘說這都是好親事,我我.”
其實上次賞花會后,皇后娘娘便把她們叫進宮里,還把幾位條件不錯的駙馬人選列出來讓她們挑選,姐姐說請皇后娘娘做主,她也跟著一起說了,但是心里卻是越發忐忑。
姐姐已經給她分析了,楊勝秋貴為狀元郎,皇帝是不會讓他尚主做駙馬的。
天下尚未一統時,曾經發生過一次兵變,那次兵變發起人,便是太祖的妹夫,大雍朝第一位駙馬。
而在太祖年間,最大的一起貪墨案里,竟有兩位駙馬參與其中,太祖大怒,自那以后,直至今日,大雍朝的駙馬,便只是一個只領俸祿不用干活的閑職。
駙馬們的主要工作,便是陪伴公主,哄公主歡心。
因此,駙馬們在公主面前往往伏低作小,公主們對駙馬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都是常態,若是遇到做事講究的公主,對駙馬厭倦之后,便會賞他一紙和離書,一拍兩散,各不相欠;可若是那些做事不講究的,連和離書都不會給,直接便把新歡帶進府里昏天黑地,駙馬們敢怒不敢言,只能任由頭頂郁郁蔥蔥。
如佳宜長公主那樣,成親二十年還把駙馬當成寶貝的,大雍朝也只有這么一位。
而她的幾位姐妹,除去待字閨中的佳樂和一心想要成仙的佳柔,其他兩位,佳寧去父留子,佳安養了二十多個面首,年齡都能給她當兒子了。
慧明公主不是小孩子了,她知道楊勝秋貴為狀元郎,是不會甘心整天陪在公主身邊的,她更知道皇帝也決不會讓想要重用的人去做駙馬的。
她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可她卻就是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