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秀秀和張野,甄五多也不在,不過這個時辰,他都會出去遛彎,拎著三千兩,身后跟著阿黃和小夜,有時紀大娘家的杠頭也會跟著,四大護衛暗中保護,這里走走那里逛逛,偶爾還會去牙行里坐坐,看上合眼緣的宅子鋪子,小老頭大手一揮,就給寶貝大孫女買下來,因此,那些牙人看到他,比看到親爺爺還要親,恨不能立刻跪下認干親。
但是小老頭心眼多,同一家牙行頂多合作兩次,第三次就換地方,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從未有人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甄五多聯系起來,就連他老人家現在用的路引,也是新的。
沒錯,小老頭轉了幾手,用假名字在京城落戶了!
別問他是怎么做到的,只相信一個字:錢!
因此,小老頭不在家,趙時晴一點也不著急,小老頭怕死著呢,無論走到哪里,暗中都有高手保護。
讓趙時晴隱隱擔憂的是秀秀,她忽然想到,自從上次秀秀出事,直到現在,這幾天她好像一直沒有和秀秀單獨聊過。
其實以前也是這樣,大家一起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也沒有誰和誰單獨坐下來聊過人生,所以趙時晴早就習慣了,只是今天,她忽然覺得,她應該和秀秀好好聊一聊了。
其他人可沒有想這么多,梁地有過年踩高蹺的風俗,趙時晴和凌波從小住在梁地早就看過,京城以前也有,但是多是在廟會上才能看到,后來京城人不拜佛了,廟會也沒了,像泥鰍這樣在京城長大的小孩,甚至不知道高蹺是什么,至于萬如意和在吳地長大的沈望星,就更沒有見過了。
因此,聽趙時晴和凌波說高蹺好看,他們便迫不及待地跑出家門。
魁星樓那一場是趕不上了,但是還能去報恩寺。
說起這報恩寺,其實真的只是一個地名。
報恩寺存在于前朝,大雍太祖打入京城時,報恩寺便被毀了,如今只留下一座鐘樓舊址。
雖然沒有了寺院,但是逢年過節,京城燈會都會選在這里,那座僅存的鐘樓,就是燈會的中心位置。
即使沒有燈會,報恩寺和魁星樓一樣,也是很熱鬧的地方。
對于趙時晴他們這群半大孩子,對這里都很熟悉。
他們到的時候,鐘樓外面已經有很多人在等著看高蹺了,還有人趁機擺攤賣各種零嘴和小物件。
幾個人一邊吃一邊逛,把這些小攤子逛了一遍,便聽到了歡呼聲:“來了來了,高蹺隊來了!”
泥鰍反應快,率先爬到樹上,占據了視野最好的位置。沈望星不甘落后,只是他不如泥鰍靈活,還是泥鰍把他拽上去的。
其他人見了,也有樣學樣,紛紛往樹上爬,有那不會爬樹的小孩子,急得哇哇大哭。
趙時晴和凌波也會爬樹,可是萬如意不會,兩人不放心扔下萬如意一個人,便陪著她一起往前擠。
若是在吳地,很少會有如萬如意這樣一把年紀不在家里紡紗織布料理家務,卻跑到外面看熱鬧的,但是京城不一樣,高門大戶暫且不說,普通百姓沒有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陳規陋習,街上經常能看到像男人一樣出門做工討生活的寒門婦人,還有像紀大娘這種有點家底的包租婆,更是哪里有熱鬧就往哪里跑。
因此,萬如意和兩個小姑娘在人群里鉆來擠去,不但沒有被人非議,還有那些臉皮嫩的小伙子主動讓路,生怕一個不小心被大娘碰到,還被大娘拽住喊非禮,畢竟,這種大娘最不好惹。
趙時晴三人沒費力氣便擠到最前面,已經有人在維持秩序,不能再往前了,要給高蹺隊讓出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