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王和福王一樣,他們都是太上皇的兄弟。
太上皇眼中的廢材,世人眼中的笑柄,卻又是宮斗奪嫡中唯二活下來,并且富貴一生的人物,又何嘗不是聰明人呢。
同樣,作為他們的子孫,無論是表面上不學無術的祿王世子,還是尚未成年的趙廷珞,他們都是在各自的王府里殺出一條血路的人。
他們不但不傻,且都有八百個心眼子。
七皇子長在深宮,不知蕭岳何許人也,可是他們知道。
那是個連庶子都不如的外室子!
太上皇想過繼孩子給孝康皇帝承嗣,宗室里大把的適齡人選可供選擇。
即使不想在宗室中選,那還有皇親,還有勛貴,還有朝臣,太上皇想認個干孫子,有的是人選。
就像趙時晴,同樣是太上皇認的干親,可是住在官驛里的這兩天,祿王世子也從內侍口中打聽出來,這位真實身份也不一般,竟然是老梁王的養女,小梁王的妹妹,宗人府里記名的皇女。
如趙時晴這樣的,才是太上皇干孫女的合適人選。
一個干孫女尚且如此,那么給已故孝康皇帝承嗣的干孫子,就更會慎重。
而蕭岳是外室子。
若非開口的是太上皇,祿王世子甚至會懷疑,這是對孝康皇帝的羞辱。
但這番話自太上皇口中說出,且,祿王世子在京城時也聽說過觀月公子的名號,那位在這次水患中出的風頭,不遜蕭真!
還有傳說他是觀音菩薩座下金童的,總之,如今的觀月公子,早已盛名在外。
之后得知太上皇已認觀月公子為干孫子,祿王世子便心領神會,之前的那些美名,十有八九就是太上皇給干孫子臉上貼金呢。
太上皇老了,人老了就會喜歡孫子,他又長年住在長壽宮,親孫子們沒有機會承歡膝下,就讓干孫子鉆了空子。
不過,干孫子就是干孫子,與皇位無緣,后宮的娘娘們不會把他視作眼中釘,皇子們更不會把他當成絆腳石,相反,大家還會善待他,與他結交,通過他在太上皇面前刷刷好感。
因此,臨來之前,祿王世子便讓府里備了兩份厚禮,一份給觀月公子,一份給趙時晴。
可是現在,祿王世子得知觀月公子就是蕭岳,而太上皇竟然讓蕭岳給孝康皇帝承嗣,他的心里驚起千重浪。
他下意識去看趙廷珞,卻見趙廷珞一派從容,面露微笑,竟是看不出什么。
祿王世子心中一凜,他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小孩子。
他使勁吸了一口氣,鼻子發酸,硬生生憋出一泡眼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太上皇圣明啊,孝康皇帝有后啦,有后啦!”
祿王世子又哭了,知道的是孝康皇帝有后,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孝康皇帝流落在外的兒子。
說話之間,宗人府的人便到了。
按理,以太上皇的身份,陪同七皇子一起出京迎接的,必須是宗人令。
可是不巧,宗人令趙陳年事已高,十天前病倒,至今未愈,連床都不能下,更就不能出京面圣了。
趙陳的兒孫都在府里侍疾,因此,此次代表宗人府來的,是趙千和趙永。
這兩位與趙陳同出一支,但是要叫趙陳一聲從伯。
趙陳與永嘉帝平輩,而這兩位則和七皇子及趙廷珞平輩,說白了,他們在太上皇面前就是孫子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