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一區。
這里就是以前的德意志租界,一戰之后,德意志作為戰敗國,租界被收回,隨即被改為特一區。
雖說租界已經被收回了,但是德意志人在特一區的勢力仍舊不小,這里遍布德意志風格的建筑,各種洋行云集。
當然了,隨著這些商業組織一同活動的,少不了德意志間諜。
不過好在德意志在遠東的利益訴求并不突出,這里的間諜活動并不頻繁。
對于老百姓來說,特一區的標志應該是起士林餐廳。
這家成立了近四十年的餐廳,在搬遷到特一區以后幾乎迎來了它最好的時光。
超過五百平的面積,臨街的大玻璃窗,干凈整潔又典雅華貴的絲絨窗簾,總是一塵不染的大理石圓桌。
這種環境和它能提供的吃食,幾乎滿足了這動蕩年代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所以在津門,吃起士林餐廳是一件時髦又奢侈的事情,即便吃不起這里的大菜,人們也總愿意咬咬牙買一些面包。
尤其是文人。
油津俊介不在咬牙擠出錢來買面包的行列,作為一名大尉軍銜的軍官,他的薪水和額外收入足以支撐起優渥的生活。
特一區路上的積雪被掃的很干凈,油津俊介花錢租了利順德飯店的汽車,飯店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司機,他也欣然接受。
這種不太在乎私密性的舉動,似乎證明了油津大尉真的是來休假的。
起士林的服務生一看有小汽車停下,就知道來了有錢人,趕緊為他拉開玻璃門,用帶著津門味兒的官話問好,“先生,您了中午好。”
油津俊介點點頭,用稍有生硬的中國話說道:“請給我安排一個安靜的桌子。”
服務生一聽,呦呵,介尼瑪還是外國人,那小費肯定少不了,于是又殷勤幾分,領著油津俊介往里走。
正走著,起士林餐廳的副理走過來,這是個正經八百的德意志人。
“是油津先生嗎?您可很久沒來過這兒了,上一次是什么時候?”
油津俊介微笑道:“上一次還是我剛到華夏,在津門下船,經朋友邀請來貴餐廳吃飯,沒想到副理先生還記得我。”
副理揮手讓服務生去忙,親自帶著油津俊介去他的桌子。
“作為一個餐廳服務人員,良好的記憶力是必備要素,還記得您喜歡吃奶油烤雜拌,再給你來一罐燜牛肉,配上剛出爐的面包怎么樣?”
“當然,有今天的報紙嗎?”
“上午剛送來的益世報,給您來一份?”
“謝謝。”
沒多久,報紙送上來,油津俊介看的很認真。
接著,他要的菜也上來了,油津俊介放下報紙,專心致志的吃飯,吃的很認真。
把菜和面包都吃完,油津俊介擦擦嘴,向副理招手。
副理送上一個簽小費的本子,另外送上一支筆。
油津俊介在本子上寫了什么,隨后付錢離開。
出門以后,他又回了利順德飯店,給辦事處打了個電話。
“喂,林處長,我決定今天就回去,這樣到了北平還能休息一天,你工作繁忙,我就不去跟你告別了。”
林澤接到電話稍微有點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