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咱跟咱妹子說了一下你的事情,咱妹子就說如果可以的話想來看一看,咱就帶她來了,這一次咱來呢也沒什么問題,而是有好事想要跟先生匯報一下。”
“哦?”
朱元璋這么一說,朱辰反倒是來了興趣:“有什么好事,說說看。”
朱元璋道:“你還記得松江特區嗎?”
朱辰點頭,他當然記得,當時是他大手一揮,定的先在松江那邊搞一個特區,但是他畢竟是在這邊這個世界,對那邊究竟發生了什么并不清楚。
所以他也很想得到大明那邊的反饋。
現在朱元璋主動來給他反饋,正是他想要知道的。
見朱辰感興趣也聽得認真,朱元璋也收起了隨意的心理,認真道:“現在松江特區那邊……”
朱元璋將松江特區的情況認真仔細的講了一遍,盡可能的做到全面客觀,不遺漏什么信息。
朱辰一邊聽著一邊時不時的點頭。
現在松江特區的發展給他的感覺是四個字:
可圈可點。
說實話,朱辰還挺意外和驚喜的,大明發展松江特區比他想象中的要好。
根據朱元璋的描述,松江特區的棉紡織業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甚至還打通了海外的渠道。
這已經不僅僅是資本萌芽了,而是真的已經開始踏入了早起的資本社會。
這其中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產生了一對新的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只是不知道朱元璋他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
朱辰并沒有打斷朱元璋,而是讓他繼續說下去。
朱元璋說完松江特區,又說到了蜂窩煤和報紙。
蜂窩煤和報紙的成功倒不是很意外,畢竟這兩樣東西并不是很難做,而且是朝廷牽頭去做,不成功才是怪事。
而朱元璋則是像個做匯報的學生,見朱辰點頭并露出認可的神色,心滿意足之外又還有幾分得意。
“還有鋼鐵那邊,據那邊傳回來的信息,鋼鐵也做成了。”
聽到這個消息,朱辰愣了一下。
“什么?平爐煉鋼法這么快做成了?”朱辰露出幾分不可思議的神色。
“嗯。”
朱元璋有些驕傲的道:“是標兒他們做的,為了做這個,標兒連過年都沒有回來。”
朱辰認可的點頭。
平爐煉鋼法可不好做,上一次朱標過來問他一些專業性的問題,他都沒有辦法回答,最后還是求助于網絡。
朱標很認真的將一個個難題通過網絡解決了。
朱辰以為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行,沒想到這么快就做成了,不得不感慨華夏人做事的智慧和精神。
后世的華夏人用幾十年時間走過西方幾百年走過的路,反過來想想,大明已經有了平爐煉鋼的的方法,成功做出來似乎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不過可能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成功的運用平爐煉鋼法批量生產鋼材意味著什么。
果不其然。
朱元璋問道:“朱先生,咱記得你說過,大明只要用這個平爐煉鋼法煉出鋼材,那么大明就無敵了,對嗎?”
朱辰點頭,反問道:“那你還記得我之前跟你說過的燒開水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