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產力的提升,整個行業需要的勞動力減少,這會在短期內會造成失業,而失業的人則有兩個選擇,一是提升自己的技能,從而去適應生產力的提升,繼續從事本行業的工作,二是轉行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這也是我以前說的生產力提升帶來的分工。”
“所以,生產力的提升從短期看來,是造成了一部分人的失業,但從長遠來看,它推動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解放了更多的資源,最終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
聽了朱辰的分析,朱元璋和馬皇后很顯然都聽懂了。
馬皇后更是興致勃勃,一邊斟茶一邊笑道:“朱先生講課好有意思啊。”
雖然是朱元璋口中的婦道人家,但她很喜歡聽這些東西。
朱辰講的東西不僅新奇,而且深入淺出,她第一次來,竟也聽懂了,而且聽得津津有味。
朱辰喝了一口茶,道:“還是繼續說剛剛那個故事,吳越兩國強大了,接下來為什么是戰爭?而棉紡織業的發展,下一步則是殖民,都是往外擴張,這是偶然嗎?”
朱元璋和馬皇后聽得都是饒有興致。
還真是這么回事。
他們剛剛聽朱辰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對啊。
這是偶然嗎?
朱辰繼續道:“這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鐵器的使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進了人口增長,增加了對土地和資源的需求,為了滿足人口增長和資源需求,吳越兩國需要通過戰爭擴張領土,掠奪資源。”
“而我們現在呢,一旦我們推廣蒸汽機,提高了生產效率,擴大了生產,那就意味著我們生產出來的布料將是源源不斷的,而且這么多機器是不可能輕易停下來,如果僅僅是國內市場,那么生產出來的布料用不了多久就會開始積壓了,到那個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必然要想辦法去消耗掉這些產品,而最好的辦法,就是往別的國家或者地區傾銷。”
“而這個時候,其他國家和地區其實都還處于非常落后的狀態,很容易的就被宗主國統治和支配,成為宗主國的商品傾銷市場、廉價原料產地、投資場所,以及廉價勞動力和雇傭兵的來源地。”
“所以,就算我們不主動選擇去殖民,只要大明不去遏制生產力的提升,也會往那個方向發展。”
朱元璋止不住的點頭。
如果說以前他對殖民還有諸多疑惑,那么現在他對于殖民的前因后果可以說都理解得十分通透了。
就是第一次聽的馬皇后,也都能夠理解個大概。
朱辰道:“還記得我給你畫的餅嗎?只要大明能夠踏上殖民的道路,那么全世界的黃金白銀,珠光寶物,都會一船一船的拉回大明。”
“而這些資源集中回到大明,又推動了大明生產力的發展,解放出更多的資源,除了提高消費水平之外,還把過多的資源投入到科學研究中,不斷產出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推動生產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這一過程。”
“在這一個過程中,大明會不斷的擴張,直到整個世界都將會成為大明的后花園,那個時候,大明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日不落帝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