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他,對于宰相之位可以說已經魔怔了。
只要有一點點機會,他就不想放過。
不過,他也想好了辯解的理由,那就是把皮球踢給禮部和大理寺,是他們先不接待人家的,自己是被迫去接待,否則人家就要露宿街頭了。
但是現在讓他難受的是,皇上并沒有找他問罪,而且還是涂節這家伙帶著人過來把占城使臣接了過去。
這么一來,雖然沒有問他的罪,但是這也讓他連一個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反倒是坐實了他私自接待使臣的罪名。
這罪名可不小啊。
可是他又不能主動去找皇上解釋,這讓他如坐針氈,如鯁在喉,難受至極。
都說皇上越來越高深莫測了,連跟在皇上身邊最久的李善長都說,他現在已經完全看不透皇上了,此刻的胡惟庸總算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
皇上似乎沒做什么,但卻給人一種盡在掌控的感覺,就像是貓玩老鼠一般,任你跑任你跳,都逃不出掌控,這種感覺實在是讓胡惟庸背脊有些發涼……
……
占城國的使臣被接了回來,禮部和大理寺自然是以禮相待。
而占城國的使臣也帶來了不少貢品,都是些當地的奇珍異寶,要獻給大明的皇帝。
挑了一個良辰吉日,朱元璋設宴款待了占城國使臣。
占城國使臣也很恭敬,朝拜了大明皇帝皇后,并獻上貢品,最后還表達了占城國國王的問候。
縱觀各朝史書記載,華夏皇帝最得意最榮耀的一句話,大約就是“八方來貢,萬國來朝”。即便是亡國之君,也喜歡在這方面大做文章。譬如隋朝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他在位時,“朝貢式貿易”搞得轟轟烈烈。每到大年正月,總要在都城洛陽大演百戲。
而到了大明,朝貢更是發展到了頂峰。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就迅即派出使者出使周邊鄰國,如:朝鮮、占城、安南等周邊諸國,通知諸國明繼元統,宣揚大明國威。
除了倭國一兩個國家外,其他國家紛紛遣使進呈賀表以示臣服,一時間出現了“大明統一萬方,天子文武圣神”的局面。
不過現在朱元璋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在意這些了。
占城使臣這一次備了厚禮,顯然是對大明有所求。
果不其然。
酒過三巡后,占城使臣道:“英明的大明皇帝陛下,吾王阿答阿者欲向安南國王要回所有被安南侵占的占城土地,但是安南國王陳裕宗非但不允,反而遣陳世興,杜子平討伐占城,先占城危急,還望陛下能夠調兵遣將,救我占城于水深火熱之中,我占城若不亡國,必定永遠臣服大明,每年給陛下納貢。”
朱元璋聽罷,并不急著表態。
如果是以前,朱元璋大概率是同意出兵,一是作為宗主國的面子,二是對于這些小國并不太難擺平,更重要的一點,安南毗鄰大明,大明可以將安南納入大明的國土范圍之內。
事實上歷史也是這樣。
永樂初期,安南攻陷了占城首都,占城遣使多次向明朝求救。朱棣遣朱能、張輔討伐安南,安南直接就被滅了,但安南一直有人起兵反明,一直到了明宣宗時期,宣宗決定全面戰略收縮,安南這才從此徹底獨立。
而現在朱元璋并不想這樣,這樣討伐侵略來的國土其實意義并不大,因為就算打下來了,也會遭到當地民眾的劇烈反抗,難以同化。
他現在的觀念轉變了,他更想要對方的資源和財富。
朱元璋眼珠子微微一轉,道:“要不這樣,咱就不出兵了,不過,咱可以給你們提供武器!”</p>